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变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因而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了轻装和整编,在毛泽东等指挥下,采取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迅速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当时,蒋介石纠集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桂的军阀部队,共约150余个团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合围。为打破敌人“围剿”计划,争取主动,中央军委决定北渡长江,协同红4方面军在四川西北方面实行反攻,争取赤化四川。据此,中央红军1月19日由遵义等地区出发,向川黔边之土城、赤水开进,打败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于29日一渡赤水河,向叙永、古蔺地区前进,准备相机渡过长江。这时,敌人一面加紧布防,一面调兵向我分进合击。为保存有生力量,同时鉴于敌主力大部被我吸引到川黔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中央军委决定停止向川北发展,而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于是我军回师东进,于2月18日至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攻占娄山关,数次击溃进攻娄山头之敌。于28日再次占领遵义并在遵义西南的老鸦山、忠庄铺地区痛击援敌吴奇伟纵队,歼其2个师的大部,乘胜追到乌江边,又俘敌千余人。遵义战役历时5天,击溃和歼灭敌人2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遵义战役后,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采取南守北攻的市针,企图歼灭我军于遵义、鸭溪地区。我军将计就计,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当敌军重新逼近时,又转兵西进,于3月16日经茅台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把敌人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当敌人正在调动之际,我军又立即回师东进,重返贵州,于3月21日至22日,在二郎滩、太平渡之间四渡赤水河,把敌人的重兵甩在赤水河西岸,乘虚向南疾进,渡过乌江天险向贵阳方向挺进。这时,滇军奉命东调,我军则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主力穿过湘黔公路,与支援贵州的滇军相对而行,以神速动作进入云南,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即向西方向转进,直奔金沙江岸。4月2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指示。在刘伯承总参谋长亲自指挥下,军委干部团在绞平渡过江,歼敌一部并控制了渡口。5月3日至9日,红1、红3、红5军团依靠六只小船,全部渡过了金沙江。与此同时,红9军团也于东川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区,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