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习水县的土城,是著名的红军第一渡口。遵义会议后,红军原定经习水从泸州、宜宾北渡长江;改道“四渡赤水”,与土城之战密不可分。5月6日下午,“接力长征”采访团走进土城之战主战场青杠坡。
青杠坡距土城镇5公里左右,据说是因漫山长着青杠树而得名。这周围的山、石头和土,都是红色。乡亲们说,这是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现在,大家日子好了,大多住上了楼房;但我们不能忘记红军,不能忘记当年的血战。
习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凌,是咀嚼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接到我们采访团电话后,他就早早赶到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候了。见面后二话没说,他就带着我们直奔青杠坡战斗遗址,走进了那场悲壮的战斗。
1935年1月26日和27日,红军分三路先后抵达土城地区。川敌刘湘的郭勋祺部,尾追我军至青杠坡。1月28日拂晓,青杠坡之战全面展开。
青杠坡有个营棚顶,虽然没有四周的山高,但占据了营棚顶,就扼住了敌人进出土城的惟一通道。战斗打响后,时任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在尖山子指挥红五军团向敌人发起猛攻。红三军团也从营棚顶西南方的凤凰山向营棚顶发起攻击。但由于敌人防守严密,再加上地形不利,我军进展较慢。激战至中午,仍然难分胜负。当天下午,我干部团投入战斗。同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命令:北上准备过长江的红一军团二师火速回师增援。经浴血奋战,终于占领尖山中部山梁等有利地形,但自身也付出较大代价。
敌遭重创后,退至5公里外的风村坝。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当晚,在临时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等人提议,由于敌情变化,北渡长江已不可行,遂当机立断,果断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青杠坡狙击战的惨烈,至今仍让当地农民赵文彬记忆犹新。(赵老今年81岁,据他回忆,那一年,红军和敌人打得猛啊,参加狙击战的有后来担任共和国的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还有五任国防部长以及数百名将军参加战斗。
在青杠坡山谷,有个永安寺。李凌介绍,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在青杠坡战斗中受伤后,曾在永安寺疗伤。几年前,老将军不顾山路崎岖,亲自来到青杠坡,祭奠昔日战友。朱德元帅的女儿和张爱萍将军的女儿,也先后来过青杠坡。
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土城镇的大埂上。附近立着的一块碑上刻着:毛主席指挥青杠坡战斗的地方。李凌意味深长地说:“仅把长征经过地作为标签而不注重对其精神开掘和继承是不够的。土城战斗失利后,毛泽东及时做出了一渡赤水的决策,表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红军长征过习水,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无可估量的品牌优势。我们已经向上面申请了,想把青杠坡战斗遗址全面恢复,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和长征。”
参观镇上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和青杠坡战斗遗址后,副镇长袁正纲对我们说:“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的历史背景,就是土城发展的极大优势。2003年,我们特邀国家建设部的专家前来,考察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已经通过了初审,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乡镇。至今我们已投入资金百万元,用于修复长征遗址。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把土城建设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