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终告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宁化县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前和转移期间,为主力红军提供了回旋余地,并在筹集资财给养、输送补充兵员、牵制阻滞敌人兵力掩护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
宁化苏区对中央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作出贡献,是由于它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充足的物资、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宁化是巩固的苏区,有充足的人力和物资基础。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为发展和巩固闽赣边红色区域,宁化成为主力红军的重要工作区域之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在给闽赣边工委、红十二军和红三十五军军委的信中,就精辟指出宁化及闽西北区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阐明这一地域具有人口多,物产丰富,可以出兵养军,境内自然条件利于武装割据等优越条件。经过苏区军民的浴血奋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闽西北的宁化、清流、归化、建宁、泰宁等县,已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红军活动的主要基地之一。1932年春,中共苏区中央局也强调指出宁化等地是“战略要地,要用一切力量来发展巩固这块苏区”。因此,中共闽粤赣省委加强了对这一地区域的领导,在中共宁清归工委的基础上,改建为中共宁化中心县委,促使苏区工作不断发展巩固。1933年8月,又在宁化东部和北部划出两片地域,新增设了彭湃、泉上两个县。至此,在拥有13万人口的宁化境内,共建立3个县、28个区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地方红军和各级游击队、赤卫队武装,广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宁化及毗邻的清流、归化苏区相继进入鼎盛时期。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处于东南战线上战略要地的宁化苏区,是中央红军主力兵团活动的区域,在地方武装的积极配合下,宁化、清流、归化等县成为红军的巩固基地,红军出发长征时,“这里最高的政权是在我们的手里”。正因为宁化等县在红军长征前后苏区尚未丢失,加上主力红军一部在中央苏区东北门户宁化防御地带驻防,尔后又从这里出发长征,这就是宁化能直接为红军长征作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条件。
宁化苏区随着土地斗争广泛深入的开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广大群众已动员起来,促使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到发挥和利用。宁化苏区是个产粮区,曾冠以“中央苏区的乌克兰”之称,源源不断为红军和苏区群众提供过充裕的粮食。在红军长征前夕,宁化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按照上级的指示,积极筹集粮食,建立粮仓,保障供给。与此同时,在境内设立了兵站线,保证运输畅通,设立了医院、后勤供应的被服厂、兵工厂,建立了支前动员和物资供给的领导机关,这些都是宁化苏区为红军长征作贡献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宁化在红军长征前夕是闽赣省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主力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发展变化,1934年5月以后,原属福建省委领导的宁、清、归、彭、泉五县划归闽赣省委领导。这一期间,中共闽赣省委、省苏政府、省军区等领导机关也迁驻宁化境内。作为中央苏区五个省级机关驻地之一的宁化,是闽赣省的斗争中心,在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进入长征前的准备阶段里,它是中央局着重抓紧工作的地区之一。随着敌人的堡垒线层层推进,中央苏区地域不断缩小,以博古为首的中央局,一边抵御敌人的“进剿”,一边开始进行撤出中央苏区的各项准备工作。6月上旬,中央局给各级党部、游击队的信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