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这首词是大家熟知的,但对这首词的创作地目前还众说纷纭,有的说出自江西滕田,有的说始于福建清流,有的说创作于福建建宁,有的说诞生在福建宁化。近期笔者查阅大量资料,与几位老前辈和党史爱好者进行了探讨,从词的内容、题目的更改、词匾的来源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其创作地为福建宁化行军途中。
一、词章内容分析
1.“宁化、清流、归化”。《如梦令•元旦》是叙写红军突围转移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二纵队掩护朱德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主力转移,在龙岩小池完成阻敌任务后,于1930年1月7日向连城方向转移,资料记载其行军路线是从上杭古田——连城——清流——归化(现在的明溪县)——宁化①,再通过宁化县安远营上的车桥隘翻越武夷山脉进入江西广昌。而词的第一句“宁化、清流、归化”这三个县名顺序也不是按行军先后次序来写,这样写是受词律限制的原因,把宁化置前更符合词律平仄和押韵要求。1957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由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讲解》一书第14页中指出《如梦令•元旦》“这首词是在进入福建的行军途中作的”②。最早确定了词的创作地是福建境内。具体在福建的哪里创作的呢?词中“宁化、清流、归化”连列三个县名,基本定于这三个县范围内,而按行军顺序“清流——归化——宁化”,如果他到达福建清流或归化就创作了这首词,他又怎能“先知先觉”提前预见还未经过的宁化这段路途情况呢?毛泽东一向注重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从这一点看,他是走过这三个县,亲身经历这段路途的艰辛,全面体会了这一路的情景后有感而发,而在福建境内进入江西的最后边界是福建宁化,从这句词中地名和行军的先后顺序来看创作地只能是在福建宁化。
(1959年出版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毛主席诗词讲解》)
2.“路隘林深苔滑”。《宁化人民革命史》(2001年6月出版)中的记载:“1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完成阻击闽敌刘和鼎部之后,率二纵队离开古田。经连城的菇田、清流的洞口、林畲、归化的大洋、张地,16日进入宁化的泉上地区,并在泉下安营扎寨,……17日到达水茜,18日到达安远,19日翻越武夷山,向江西广昌进发……”,一路都是穿越茂密的树林,爬着窄小的山路,词中“隘”既是行军经历林密路险的写照,也指许多与山脉相交的垭口,如与江西交界武夷山脉中宁化安远营上的车桥隘,既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也是赣江和闽江的分水岭,是地形十分险要的垭口。当时交通不便的宁化处处都是山,如果毛泽东还未到宁化就作出这首词,他又怎知宁化也是“路隘林深苔滑”?红四军二纵队进入宁化境内,连续活动了三天(即1930年1月16-19日),时间是这三个县中最长,感受更深,“路隘林深苔滑”是他走过清流、归化、宁化这三个县的真实体会,由此可见,词应该是这三个县的最后一站福建宁化所作。
3、“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从这两句词可知作词之时要去的目的地还未到,词中表明了下一个目的地是要越过这座武夷山脉到那边的山下(即江西广昌)去。而当时行军路线是翻过福建宁化安远营上的车桥隘这个武夷山脉山界到达江西境内,词中无一个字体现已到达“武夷山下”(即江西境内)后的情境。自古以来,诗词创作多数是出自诗人的一个灵感,即兴而作,如果毛泽东等越过了武夷山脉到达武夷山下再作这首词,还有这份激情流露吗?如果真是这样,也许这首词读起来是另一种味了,不再有“直指武夷山下”这种命令的口吻了③,不是吗?因而从这个词句可见,这首词应是在福建边界即将翻越武夷山脉到武夷山下江西境内的福建宁化所作。
二、词题更改前后
1、《如梦令•宁化途中》的披露。《如梦令•元旦》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突围转移的行军途中所作,这个词的初稿原本没有标题④,并留存一件手迹(福建宁化纪念馆展厅存有一幅手迹图片),其与正式发表的《如梦令•元旦》全词6句有2句不同,33个字中有10个字不同,原词: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众志已成城, 风卷红旗如画。 如画,如画, 直指武夷山下。
(福建宁化纪念馆展厅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手迹图片)
在福建宁化党史室珍藏着1956年8月3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杂志,其中第5页谢觉哉的《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中首次披露了这首词,词题为《如梦令•宁化途中》。词中只有一个字有异,即“风展”写成了“风卷”。而谢觉哉1933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并且是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评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他的这第一手资料更为贴近事实。由此可见,词的创作地确定在福建宁化行军途中。
(1956年8月3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杂志)
2、词题的更改。1956年臧克家调往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诗刊》主编,负责筹办《诗刊》。10月,《诗刊》副主编徐迟提议,致信毛泽东,向他报告《诗刊》将于1957年1月创刊,把《诗刊》搜集到的毛泽东诗词送上,请求毛泽东亲自审订,并同意在《诗刊》上发表。信由臧克家执笔并领头签名,严辰、徐迟、田间、艾青、沙鸥、袁水拍、吕剑依次签名。1957年1月12日,《诗刊》收到毛泽东的回信以及经他亲自校订的十八首旧体诗词⑤。此次毛泽东把词的题目《如梦令•宁化途中》更改为《如梦令•元旦》,没有署写时间,这首词于1957年1月25日《诗刊》一月号(创刊号)上以《旧体诗词十八首》为题正式发表,此时距创作时间已有27年之久。至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补了时间为“一九三O年一月”。而1930年1月有两个元旦,一个是公历1月1日,一个是农历正月初一(1月30日),无论是公历元旦,还是农历元旦,都含在“1930年1月”中,这个“元旦”应该是指在元旦期间,并非确切指公历元旦或农历元旦(正月初一)这一天。而词章中“元旦”另一种解释在《毛泽东诗词精读》一文中是“因为红四军于元旦之际开始进行战略转移,所以就以‘元旦’为题。同时也是着意突出古田会议之后,红军的新起点和新气象。”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二纵队在宁化时间为1930年1月16-19日,正处于元旦期间,又在古田会议之后的战略转移途中,从历史、事实、诗人的原意来看,都符合其创作背景,因而在福建宁化行军途中创作这首词也不与其所定题目和时间相违背。
三、宁化词匾来历
(福建省宁化县纪念馆《如梦令•元旦》楠木词匾)
(福建省明溪县纪念馆《如梦令•元旦》杉木词匾)
宁化革命纪念馆展厅有一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手书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匾。这件珍贵的词匾是用两块木质坚固的上等楠木精制而成,词匾宽85厘米、高92厘米、厚2.5厘米。
在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曾在闽西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而多数诗词原稿遗失了,《如梦令.元旦》这首词的原稿也没有幸存。为弥补这个缺憾, 1960年1月,时值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军宁(化)清(流)归(化)三十周年之际,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注:1959年2月至1961年8月,清流县和宁化县合并为清宁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宁化城关,隶属龙岩专区)请求毛泽东主席为清宁县重书《如梦令•元旦》一词的报告。毛泽东接阅报告后,经慎重考虑便转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的邓子恢同志代为书写,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寄至宁化县。
1961年10月,为使邓子恢同志书写的毛泽东同志这首光辉词章得以永久保存,中共宁化县委决定将其制作成木匾,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宁化县文化馆。
时为宁化县文化馆负责美术的退休干部陈勤宁回忆说,他们从县委办借出邓子恢亲笔书写的词篇,在寄来邓子恢同志书写《如梦令•元旦》手稿的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也附了简短的回信,内容大致是:毛泽东同志由于公务比较繁忙,故委托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同志代为书写《如梦令•元旦》一词。邓子恢同志也附书信一封,信中说中央办公厅转下来的报告(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重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他看过,主席工作较忙,这个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字写的不好,恐有负重托,但受中央的委托,还是勉为其难写了。经独自认真练字,精心书写,从中挑选自己觉得满意的字寄去,你们看看是否能用?鉴于目前文字排版方式正是由竖排向横排过渡的时期,所以将这首词剪成单个字寄去。邓子恢同志还用钢笔将诗词书写了横排、竖排两种版式,并就这首词在排版方式上提出了字、句型摆列方面的建议,信是用国务院的信笺写的。
经过反复研究,时任宁化县文化馆馆长连木桪决定采用邓子恢同志推荐的横排形式来制作该词匾,由陈勤宁同志先将邓子恢同志的手稿按信中建议的版式在玉扣纸上将诗词排好版,稍加固定后,再用很薄的白纸覆盖在上面,以双钩形式(空心字)将这首词描摹出来。选用了宁化县湖村镇产的上等楠木,由连木桪同志带着描摹出来的词稿到福州脱胎漆厂,请有经验的老师傅精心刻制。制成后的词匾,由2块楠木拼接而成,厚2.5厘米,宽85厘米,高92厘米,暗红色的底板上镌刻着金色楷书为邓子恢同志端庄遒劲有力手迹——《如梦令•元旦》: 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宁时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邓子恢敬书
整块词匾端庄大气,雄壮厚重,字里行间仍保留着邓子恢同志墨书原稿的风采。邓子恢同志的原手稿在描摹完成之后,连同邓子恢同志的书信一起交还给了中共宁化县委保存。历经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代变迁,邓子恢同志在“文革”期间惨遭迫害,其“如梦令•元旦”书写手稿最后不知所终,这件凝聚着两位伟大革命家心血的光辉词匾,也在文革期间曾被当成垃圾扫落在墙角废物堆中,差点遭“火焚”,几经波折终于有幸被群众抢救下来。⑦据考察,后应明溪县委的申请,比照此牌匾用杉木重做一块送与明溪县革命纪念馆收藏⑧,而此牌匾上的内容有一异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宁时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中的“清宁”写成了“清流”,因明溪县制作词匾后于宁化许久,当时清宁县已撤销,后人不知曾有一个清宁县,误认为是把现在的“清流”写成了“清宁”,于是制匾时把“清宁”更改为“清流”,因而有了创作于福建清流之说。试想,如果《如梦令•元旦》不是在福建宁化所作,毛泽东同志又怎会轻意令邓子恢代为书写词章并寄到宁化呢?
由此可见,毛泽东这首《如梦令.元旦》无论从词的内容、词的题目还是邓子恢书写词匾等方面证实,其创作地只能是福建宁化而别无他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