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主席书写《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主席转请邓子恢同志书写。主席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主席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央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尊敬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主席后得出的符合历史背景的定论,证明《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关键词] 邓子恢 书写《如梦令·元旦》 史实考证
1960年1月,时值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军宁(化)清(流)归(化)三十周年之际,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注:1959年2月至1961年8月,清流县和宁化县合并为清宁县,县委、县政府机关府设在宁化城关)请求毛主席书写《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主席接阅报告后,经慎重考虑后转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子恢同志书写。邓子恢副总理接到任务后,即挥毫练字,挑选出较为满意的一幅手稿交由国务院办公厅寄到当时的龙岩地委清宁县,并附信就字、句型的排列提出了采用横排或竖排的两种意见。邓子恢手书的内容如下:
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邓子恢敬书
1961年10月,中共宁化县委根据邓子恢来信,决定将手稿制成木匾作永久性的革命纪念物保存。经研究后决定选用宁化县湖村乡的上等楠木板,由当时县文化馆馆长连穆柯专程送到福州脱胎漆器厂,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按手迹原件的大小,采用横式排列格式,精心雕刻制作了一块牌匾,匾宽85厘米,高92厘米,厚2.5厘米,暗红底,漆金字,古朴中透出庄重大气。这块牌匾现保存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后应明溪县委的申请,比照此牌匾用杉木重做一块送与明溪革命纪念馆收藏。清流县林畲乡毛泽东旧居内张挂了放大的牌匾照片。
参观这张光辉词匾的人,在欣赏主席诗词文采和邓子恢书法的同时,都会带着两个疑问:一是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不亲自书写《如梦令·元旦》,而是请邓子恢书写?二是邓子恢的题跋能不能证明这首词就是写于清流?随着考证工作的深入,答案愈来愈明晰于世。
一、毛泽东主席转请邓子恢书写《如梦令·元旦》的深刻寓义
对毛泽东诗词有所涉猎的人都知道,《如梦令·元旦》是主席一生70余首诗词中较为得意的一首,它记录着主席1930初走出低谷,重新执掌军权一的段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汇编的权威书籍都收录了这首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毛泽东诗词十九首》、1963年版《毛泽东诗词》、1986年版《毛泽东诗词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等。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将主席诗词分为正副编,所谓正编就是“都是经作者校订定稿”的,《如梦令·元旦》属正编。因为毛主席的诗词大多都是战争年代于戎马倥偬的岁月中草就而成,有不少为不甚成熟的“急就章”,1949年后,主席才有时间对自己的诗词重新校订修改,闲暇时,毛主席挥毫泼墨,以龙飞凤舞的毛氏草书,重新抄写,有的还抄写多遍,据说《七律·长征》一诗写了十遍,《渔家傲·第二次反围剿》抄写了七遍。
众所周知,毛主席授权邓子恢书写《如梦令·元旦》,是主席诗词由他人代笔书写唯一的一次。面对清宁县委送呈的要求主席亲笔书写的报告,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会请邓子恢代书呢?而且,在此之后,毛主席本人再也未抄录过这首词。这个中蕴含着什么深意呢?这是主席特意的安排,有其特定意义。这还得从毛泽东和邓子恢在闽西相识的友情说起。
1929年3月,红四军第一次进军闽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闻知后,星夜从上杭赶往长汀欲与毛主席谋上一面,但因战局变化,红军已从长汀撤离,第一次见面未果。此后,邓子恢亲自写信给毛主席,赶写了一份关于闽西历年斗争情况和敌我力量分布的详细报告,派专人秘密送往赣南,要求红军再次入闽,帮助闽西开展工作。毛主席接信后当即回信,并约定5月22日在上杭蛟洋见面。到约定之日,邓子恢赶到蛟洋,红军又“红旗越过汀江,直插龙岩上杭”,邓子恢便马不停蹄地赶至龙岩,终于见到了毛主席,两人相见恨晚,主席说,“你就是邓子恢同志,相见恨晚呀!这次入闽可是按你写的剧本导演的”。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前委书记一职落选,加上他于四五月间染上疟疾,身体肿得很厉害,十分虚弱,前委决定让他暂时离开部队到地方指导工作,同时养病。接下来四个多月的艰难岁月可以说是毛泽东人生的低谷,不但身染重病,而且在敌人的追击中不停辗转,同时又为红四军党内出现的争论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痛心疾首,可谓身心交瘁。6月底,毛主席再次来到闽西修养,逗留时间将近半年。这期间,邓子恢与毛泽东交往甚密,朝夕相处,经常在一起探讨马列主义理论和根据地的建设等问题。邓子恢视毛主席为良师益友,始终不离不弃,守在他左右,陪伴他走过了这段艰难岁月,两人结下了最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邓子恢托人买来牛奶、白糖,时常炖些牛肉汤或老母鸡,想方设法让主席吃饱吃好补充营养,并找来当地最好的医生医治。由于邓子恢的悉心照顾,毛主席渐渐恢复了健康①。
1929年底,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古田召开,会议纠正了党内及军队内的各种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毛主席在红四军的军事指挥权,痊愈的毛主席精神抖擞地重新走上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1934年,毛泽东随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邓子恢留在了南方坚持斗争,直到1946年俩人才在延安重逢。
在红四军转战赣南三十周年之际,毛泽东接阅了清宁县委送呈的要求书写《如梦令·元旦》请示报告后,勾起了他在闽西的这段深刻记忆。这份报告,让他回忆起古田会议前后拨乱反正的一幕,回忆起宁清归人民对那次红军主力转战赣南的重要帮助,回忆起在他落难之时给予他关心和照顾的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邓子恢和闽西人民。经过反复慎重考虑,他决定转请邓子恢书写。他认为,这比他本人亲自书写更具有意义。这样,闽西苏区人民在看到这块词牌匾时,不仅会想起毛泽东在清流写下了这首光辉诗篇,更可以让宁清归苏区人民牢记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这一决定,也是从私人情感空间的角度给邓子恢一个告慰性的回报,饱含了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和闽西情结,表达了主席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根据地创始人、中央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同时,也是对宁清归苏区为中央苏区和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重大牺牲的一种肯定。
二、邓子恢手稿题跋写明《如梦令·元旦》创作的背景
《如梦令·元旦》创作的背景是,古田会议后,为了粉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红四军总前委作出决定,红四军主力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具体部署是:朱德率一、三、四纵队北击连城,筹措给养;毛泽东率二纵队留驻古田,抗击和阻滞敌人,待完成任务后再赶赴连城与朱德汇合,一同返回赣南。1930年1月3日,朱德率红四军一、三、四纵队先期出发,5日抵达庙前时获知敌人已经开始进攻的消息,到达连城后又与毛泽东失去了联络,于是重新作出决定,经清流、宁化向江西出击,扩大赣西南赤色区域,打通闽粤赣三省联系。而毛泽东率领的红二纵队则按原定计划主动出击敌人,在完成任务后如期向连城行动。进军途中,毛泽东获悉朱德已率主力开往赣南,于是率部由连城姑田进入清流,后经归化盖洋和宁化安远进入江西,于1月24日与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在广昌西面的东韶会合,不仅粉碎了敌人的“会剿”,还连克了江西的宁都、乐安、永丰等县。
1978年9月11日下午,由三明市党史室组织的调查组在上海采访了1930年时任第二纵队参谋长的郭化若同志。据他回忆:“古田会议后,经过总前委研究决定,其他三个纵队先走,二纵队留在古田。后来福建敌人张贞部想打我们,我们才从古田出来,准备走汀州到江西,但到了汀州边境,得知敌人已经占领了汀州,我提议从汀州边境的另一条路插过去,毛主席没有同意,要我们走弯路,走宁化、清流、归化。当时二纵队走的是县道,石头子路,沿途树很多,太阳晒不到,走的人也很少,路上生青苔,‘路隘林深苔滑’……毛主席写的《如梦令·元旦》就是写的行军情况,当时开过了古田会议,毛主席心情很舒畅。过了武夷山,到广昌后,毛主席又写了《木兰花》。那首词中的一句‘赣江风雪速漫处’”②。
这段回忆,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毛泽东率二纵队到达连城、长汀、清流交界处时,是主席决定并下达了向清流方向进军的命令。这个决定,使这次战略转移一帆风顺,没有消耗一枪一弹,粉碎了敌人的“三省会剿”阴谋。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毛泽东主席进入清流境内后,深感“路隘林深苔滑”,就构思并创了《如梦令·元旦》这首词。而进入江西后,毛泽东就开始填写《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所以,邓子恢的题跋会写明“进军清流时所作”。这里,“清流”被特意提及,而不是“清宁”,也不是“宁清归”,这是是主席当时写作背景的真实表述,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如梦令·元旦》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中,当时词题为《宁化途中》,1957年1月号《诗刊》发表是改题为《元旦》。时隔三年后的1960年,邓子恢竟敢擅自主张将“宁化途中”改为“进军清流时所作”?笔者认为,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在当时福建、江西多个地方对《如梦令·元旦》诞生地多有声索的背景情况下,邓子恢绝不会轻易写上“进军清流”的字样,况且这是面对清宁县委的正式书面公文请示和主席亲自交办。邓子恢一生以“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人称道。他接到任务后,激动之余,又反复思考,从落款“邓子恢敬书”,可以看出他是怀着非常敬重的心态,从他提出“采用横排或竖排的两种排列意见”,可以分析出他是极其严谨的。他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写出传世之作,其庄重大气的魏碑体书法为毛主席诗词增辉添彩,与诗词内容堪称合璧之作。
由此可见:邓子恢对《如梦令·元旦》创作地的定论,是请示过主席本人,毛主席经过认真回忆后得出的结论。否则,邓子恢本人断不可作如此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