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色故地,追寻红色记忆。暑假嫌隙,我来到了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她坐落在我的家乡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只有走进她,才能更好的了解她,感悟七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七十多年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一举攻破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黄河封锁线,打赢了郓城战役,为晋冀鲁豫大军挺进大别山实现战略反攻,从而改变中国战略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听着讲解员如数家珍的道出刘邓大军为打赢鲁西南战役做出的牺牲,我们的内心热血翻涌。奔腾向东的滔滔黄河水阻挡不了革命战士进入大别山的钢铁意志;国民党军队的钢铁尖刀、夺命的子弹阻挡不了革命战士前进的步伐;军民鱼水一家,百姓对革命战士的支持和帮助,加速革命战士解放中国的征程。而后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将革命的星星之火播种在国民党统治区,让红色的赤焰燃遍中国,给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希望。
下面,让我带领大家一起一起追寻那段热血澎湃、硝烟弥漫的红色记忆。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决策出陕北。蒋介石为保障它的重点进攻,阻止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支援山东战场,制定出了“黄河战略”,企图以黄河阻挡我军南进。同时中央军委、毛主席,制定了“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周密部署,为跃进大别山,经略中原这一伟大决策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就是战役筹备,1947年4月27日,中央指示刘邓:应在晋南和冀鲁豫两个方向同时准备充分船只,以便随时可以从东面或西面渡河转向战略进攻,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征大军兵员情况是有一个直属队以及四个纵队。
接下来,来到第二展厅,鏖战鲁西南。经过周密的渡河准备后,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进行了正面强渡,队员们也看到了当时摧毁黄河防线的情景以及当时的电报机、机枪等。在鲁西南战役中,刘邓运筹帷幄,针对国民党军队部署,刘伯承、邓小平采用“攻其一点、诱敌来源,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术,果断决定前军以纵队为单位,兵分四路。国民党军队也针对我军情况进行了紧急部署,蒋介石的策略是以五十五师坚守郓城,吸引刘邓大军屯兵城下,以东路军结成重点攻势,从巨野向西伏击刘邓大军侧背,和西路军形成钳击之势,迫刘邓大军背水作战,企图将刘邓大军消灭于黄河和运河交叉之三角地带,或将刘邓大军重新逼过黄河以北。以巩固其中央防线。
参观的目的不仅仅是参观,而是为了让大家铭记那段历史,只有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不忘来时路,方能行稳致远。参观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感恩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