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陈云同志长期主持经济工作。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我国的革命与建设中的许多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政策。陈云同志的经济论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研究陈云同志的论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刻 的现实意义。陈云同志有关经济问题的论著内容十分丰富,我在这里只就其中的几个观点谈点个人感受。
关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论述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论述是陈云同志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根本方针。这项方针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它指明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陈云同志说 “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陈云文选》 1956 1985年 第252页 ,又说 “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 同上书,第304页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客观存在的,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建设也好,改革也好,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上,必须把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应该看到,这是陈云同志经济论述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它贯穿在许多方面。1956年,针对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商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等毛病,他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 同上书,第12页 。在三年困难时期,他怀着沉重的心情,以极大的热忱关注着人民的生活。他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千万不要使革命成果在我们手里失掉。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6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同上书,第201页 。
第二层意思,是要恰当地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陈云同志说 “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 同上书,第30页 ;“这里就包含着一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界限 只有这么多钱,不能提高太多,必须做到一能吃饭、二能建设” 同上书,第276页 。陈云同志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界限,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个是社会可提供的消费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同人民需要相适应的程度,即受制于社会生产中的两大部类、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另一个是,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不进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不行的,不能只顾吃饭这一头。依照现实的经济条件,确定积累和消费的最优比例,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陈云同志之所以特别强调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是从实践经验中概括出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多年中,我们的主要倾向是偏于只顾建设这一头,偏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头,结果造成重大比例失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两个方面照顾得比较好,但是近年又出现了投资比重过大,消费比重持续降低的情况,这应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和 十一五 规划中注意克服。
目前,一些地方借经济建设与改革之名,使居民财产权利、收入权利受到了侵犯。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企业改制中损害了群众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只顾建设,而不顾人民生活所带来的不良严重后果。总之,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的论述,今天仍然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根本方针。
关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论述
这个论述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论述是相联系的。因为,建设规模首先不能挤掉人民生活的必要改善,这是国力的第一条界限。它还有极深刻的涵义。他把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同经济稳定的问题联系起来。1957年,陈云同志针对上一年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