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是北京旅游的一处重要景点,历史上,德胜门是北京九座城楼之一,是明、清皇家军队出师之门,素有“军门”之称。到20世纪70年代末,德胜门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在郑孝爕的力挺下,使德胜门又一次“德胜”了,完整的保护下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初,“文化大革命”刚过去不久,北京要建立交桥,德胜门箭楼在规划区域,房修二公司奉命进驻德胜门箭楼要予以拆除。
时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郑孝爕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不妥。他翻遍资料,发现德胜门箭楼不是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被保护的“身份证”,要保护就得采取非常规的做法,向中央领导写信反映问题。
郑孝燮通过全国政协,给陈云副主席作了紧急报告。郑孝燮在报告中说不能拆德胜门。以德胜门妨碍交通予以拆除,这个理由是不太令人信服的。郑孝燮说,有人认为妨碍交通,那么请问,巴黎街道有很多路口集中在凯旋门,可凯旋门并没有拆掉。德胜门箭楼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把它做一个环岛,而且它没有像凯旋门有那么多路,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为什么非要拆呢?
陈云阅信后立即转给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谷牧几天后就批转回来,并请郑孝燮牵头召集国家文物局、市规划局以及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讨论。讨论中,专家们一致支持郑孝燮的谏言,说那么好那么多的城门楼和城墙都拆了,仅存的前门和箭楼已显孤单,在北线上保留德胜门箭楼很重要。郑孝燮又说,他做了考察,看到箭楼墙体有很多“伤口”,得好好治疗,再强身健体,得多投入些,一般的修修补补,怕不管用,时间一长,照样会自行坍塌。文物局估算需用30万元。会后,郑孝燮又和建筑科学研究院一起打了报告给谷副总理,建议由国家批拨30万元给北京市文物局,他们愿意积极配合,负责维修好。谷牧很快专批了30万元,并责成国家文物局负责工程……就这样,德胜门箭楼保住了。
就这样,德胜门在郑孝爕的力挺下,又一次“德胜”了。如今,人们从德胜门箭楼旁走过,望着宏伟高大的墙体和城楼,无不赞叹郑孝爕高度的责任感与无私无畏的勇气,认为郑孝爕对国家与子孙后代做了很有意义的事情。
附件: 郑孝爕给陈云副主席信一一关于制止拆毁德胜门箭楼
陈云副主席: 听说北京即将拆除一座明朝建筑德胜门箭楼。为此建议,请考虑对这类拆毁古建筑的事,应迅加制止。 (一)北京是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风景名胜较多,特别是古建筑更是独具风格。目前除加强保护好城区和郊区的风景名胜外,还需要考虑在整个城区或郊区也能适当保留一些中小型的风景文物。这些中小景物应同北京风景名胜的主体风格取得谐调或有所呼应。德胜门箭楼是现在除前门箭楼外,沿新环路(原城墙址)剩下的惟一的明朝建筑,如果不拆它并加以修整,那就会为新环路及北城一带增添风光景色。 (二)德胜门箭楼位于来自十三陵等风景区公路的尽端,是这条游览路上惟一的、重要的对景。同时它又是南面什刹海的借景,并且是东南面与鼓楼、钟楼遥相呼应的重要景点。不论在新环路上或左近的其他路上,它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映入人们的眼帘。在新建的住宅丛中,夹入这一明朝的古建筑,只要空间环境规划好,控制好,就能够锦上添花,一望就是北京风格。从整个北京城市的风景效果来看,保留它与拆掉它大不一样。 (三)拆除这座箭楼,可能是出自交通建设上的需要。但是巴黎的凯旋门并没有因为交通的原因而拆除,这很值得我们参考。风景文物是 “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又非常需要这种 “资源”,因此是不宜轻易拆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