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旅游区新闻>>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
 

孤军北上之三十《终点与起点》(组图)
来源:增盈
作者:曾莹
浏览次数:
2025-04-16 10:02:1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引子: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中国的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百件重要事件。火药,成吉思汗,还有长征!吴起--是中央红军长征的终点,也是革命胜利的新起点!

    2024年11月6日,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于都红军后代致敬长征小分队一行途经11个省份、30 多个县市,历经22天,翻过海拔4100多米的皑皑雪山,穿越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行程超过6300公里,终于到达吴起镇。

    90年前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里成为红军长征的终点,也是革命胜利的新起点!

    一、今日长缨在手

    六盘山--长征途中最后一道天险阻碍。9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红军翻越六盘山,即将到达陕北根据地,也意味着长征胜利在望!

    1935年10月初,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开始向六盘山前进。六盘山位于宁夏、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地段,是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长征途中最后一道天险阻碍。六盘山山路崎岖狭窄,有些地段甚至只能单人通过,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和武器,在山间艰难前行。而且六盘山海拔较高,气候多变,战士们还面临着寒冷和缺氧等困难。

    青石嘴战斗。红军前卫部队在翻过六盘山进到青石嘴山以西的一处山洼时,与国民党军骑兵第7师19团一部遭遇。经侦察,发现山下有该团500余骑兵,正在起火做饭,500多匹战马全部散放在路边吃草,连马鞍子都卸在了地上,马群中间还散乱地放着20多辆马车。红军发挥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集结,利用附近的河沟、草丛作掩护,分路隐蔽接近敌人。在距敌不到200米的地方,集中轻重机枪突然开火,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军顿时陷入混乱,溃不成军。青石嘴战斗红军共毙、伤、俘国民党军300余人,缴获军马百余匹。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击败敌军后,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时,心情豪迈,创作出了著名词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此后,红军继续前进,朝着陕北根据地继续前进。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红军向新的落脚点和发展方向--陕北进军,而且翻越最后一道天险,看到前途开阔,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总书记曾引用南岳衡山的这副对联勉励大家。90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巍峨的六盘山脚下,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战斗,翻越天险、奔赴陕甘宁根据地的感人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在这里,红军将士冲出了重重围堵,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在六盘山取“忠魂土”

    二、三军过后尽开颜

吴起胜利山--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1935年10月18日,党中央抵达吴起县的张湾子村。毛泽东主席住在村民张廷杰家中,张廷杰为毛主席做了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毛主席吃完面后感慨:“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是个好地方呦!”这一天还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央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等问题,决定当前任务一是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二是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红军,组织游击队。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大门——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战士们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无比激动,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大部分战士分散在周围村庄,很多战士在野外露宿。尽管条件艰苦,但红军依然遵守严明的军纪,绝不随便进入老百姓家中。

    但是敌人怎么会善罢甘休,红军刚刚落脚吴起镇,尾追红军的国民党骑兵四个团就向红军扑来,共有2000多人,对红军形成夹击之势。根据毛泽东“决不能让敌人进入边区”的指示,陕甘支队决定集中兵力进行一次反击战斗,彭德怀立即指挥发起吴起镇战役,

    10月21日晨,陕甘支队利用吴起镇的有利地形设伏,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激战,吴起镇战斗取得胜利,红军全歼敌1个骑兵团,击溃敌3个骑兵团,毙敌、俘敌颇多,同时缴获大量战马、重机枪等武器装备。

    这场战役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第一仗,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此战迫使国民党军部队停止尾随追击红军,因而又被称为长征的“切尾巴”战斗。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盛赞彭德怀,挥笔写下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了后,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红一方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中央红军开始了为实现党中央新的战略任务而斗争的新阶段!

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吴起站收车仪式

    三、曾莹在吴起胜利山“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前的发言

    今日,“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队伍,沿着中央红军前辈的足迹,从于都河畔昂扬启程,踏上重走长征路,这一人生非常重要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翻过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梦笔山两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一路敬畏深情,重温历史。此次行程从于都出发,途径 11 个省份、30 多个县市,历经22天,行程超过6300 公里,最终抵达吴起镇。这一路,激情无限、感动满满。这一路有于都红军后代与全体团队成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

曾莹作为代表整理花环缎带

曾莹代表发言

    本次活动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同期举行了“敬初心水,取忠魂土”活动,在战争年代由于条件所限,许多烈士牺牲具体时间、地点都没有详细记录,多数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而长眠他乡。我们此次怀着崇敬之情向红军长征重大战役遗址、烈士纪念碑、纪念园、重要会议旧址,敬献来自于都河的“初心水”,每次都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向革命前辈、英烈致敬的仪式。同时,取回39份“忠魂土”,以最庄严的方式完成了历史的叩拜。

曾莹向长征中牺牲的英烈敬献“初心源头-于都河水”

    “北上无音讯,归来有忠魂”,实现了接英烈的忠魂返回苏区、返回故乡入土为安的愿望。 这是“北上无音讯”之后续篇,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魂归故里,和一场跨越时空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次神圣补全。 “北上无音讯”,是历史的遗憾;而“忠魂有归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告慰。一个民族的脊梁,不仅在于她曾有多少英雄赴死,更在于后世能否让他们的精神永续长存!

与延安市、吴起镇当地领导共同完成“忠魂土”的采集

    回首90年前的长征之路,红军遭遇无数艰难险阻,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每一次都堪称绝境。然而,他们始终怀揣着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最终抵达吴起镇,迎来胜利,迈出实现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抵御外侵抗日救国目标的关键一步。人生亦如长征,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应坚守理想信念。每当遭遇挫折,只有像红军将士般坚定不移,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长征精神,才能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保持奋进动力,最终抵达胜利的“吴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长征,我们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注:本文为《孤军北上》系列文章终结篇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湘汇20载传承长征情结,发行纪念抗战80年长征90年文化长征20年徽章(组图)
·下一篇:无
·孤军北上之二十八《到陕北去》(组图)
·孤军北上之二十二《征服雪山》(组图)
·中红网-曾莹:孤军北上之十二《封神之战一》(组图)
·中红网-曾莹:孤军北上之八《黎明曙光》(组图)
·中红网-曾莹:孤军北上之七《剑走偏锋》(组图)
·中红网-曾莹:孤军北上之六《杀出血路》(组图)
·孤军北上之二《初心与忠魂》(组图)
·孤军北上之四《突出重围》(组图)
·孤军北上之五《断肠明志铸忠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