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旅游区新闻>>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
 

孤军北上之二十二《征服雪山》(组图)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曾莹
浏览次数:
2025-01-09 14:44:0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引子: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2024年10月30日 、31日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于都红军后代致敬长征 团队连续翻越两座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梦笔山,参观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1935年5月底,红军取得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党中央在泸定县城附近召开泸定桥会议,决定了两件事:一是避开人烟稠密地区敌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二是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6月初,中央红军一举突破敌军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经宝兴的盐井坪、崔店子,进入到夹金山下藏族群众聚居的硫碛地区。

    红军过雪山,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红军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白雪皑皑,山高谷深,气候变幻无常。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又称亚克夏山、马塘梁子)、仓德山(又称昌德山、昌德梁子)、打古山(又称拖罗岗、施罗山、塔鲁岗)等雪山。雪山地区的行程约31天,1350公里!

夹金山常年冰雪不化,气候复杂多变

分不清是云是雪的雪山

    讲述翻越雪山的红军故事很多。曾雍雅回忆录记载:1935年6月12日,红一军团要翻过夹金山 。主峰有4500多米,时下是六月天气,山下热得人们身上直冒汗;多数人都穿着单衣,可是到了山上,冷得直打哆嗦。对于像曾雍雅这样来自江西、福建的红军战士,真的是一大考验。这次爬这座雪山是毛泽东的命令,翻过雪山之后与徐向前率领的四方面军会合。这是战略总任务,非要翻越不可!

    爬雪山,红一军团直属工兵连又是打头阵,他是指导员。出发前,曾雍雅根据军团的指示精神,对连里进行反复动员。

    “工兵连的任务无论是走飞泉流瀑,茫茫林海,还是踏千里河川、万里群山,就是一句话:当先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是一座大雪山,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当好先锋,打通道路!”战士们响亮地回答。

    “根据军团首长的指示,上雪山之前每人要吃两三颗辣椒,有条件再带上一瓶酒。干粮要计划着吃”

    现在红军战士的心情显得特别沉重,从江西出发已经八个月了,对白雪皑皑的山峰感到一些迷茫。他们不知道这座山到底有什么危险,能否上得去,上去后,能否下得来。前面的路还有多远?还会遇到什么危险?

    物资装备不能丢失,驮运器材骡马要想尽办法活着下来。过雪山这是战略总任务,非要翻越不可!

    原来工兵连有4匹骡马。它们负起了驮运工兵器材的繁重任务,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在大转移中,一路上山高路险,涉水过河,人困马乏。4匹骡马中,先后死了3匹,剩下唯一这1匹骡子,眼下它也瘦得皮包骨头了。

    曾雍雅把出发人员的装备检查了一遍,具体任务作了分工,然后对大家说;

    “同志们,我们就要爬雪山了,对这匹‘黑骡子’要特别关照。国民党的工兵运器材靠的是汽车轮子。我们呢?没有汽车,全靠牲口的四条腿!要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能没有这匹骡子。” “黑骡子”与我们同生死共患难,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战友,就是闯刀山下火海也要保护它。

    平时在行军中连里抽出四个战士轮流牵着它走,两个在前,两个在后,碰到沟坎拉过去,遇到陡坡推上去,尽量减少牲口的体力消耗。现在爬雪山,这四名战士又成了“黑骡子”的忠实保镖。

    夹金山,终年积雪。山上的石头土块,结着厚厚的一层冰,现在被红军一践踏,更是又光又滑。山上地形复杂, 工兵连要通过一个小峡谷,他们手脚并用的经过一番挣扎,人员总算越过了峡谷。

    可是,现在轮到“黑骡子”过峡谷,却是个大难题了。只见它,四蹄扎地,发出喀嚓喀嚓的沉闷声,四蹄蹬了几下,前进一步又退了下来!实在艰难!

    此刻,四个战士将它又拽又推,弄得它喘粗气,嘴冒白沫,还是没有上去,被折腾得歪歪扭扭,有气无力。

    最后,曾雍雅命令派出10个人,把骡子背上的东西卸下来,人扛着,让它轻装前进。十几个人走上前去,把骡子轻了装。这一关总算闯过去了。

    可是工兵连已爬到山顶,这里无遮无挡,白茫茫一片。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一会阳光刺眼,一会突然狂风大作!大风卷着雪片向人们劈头盖脸地扑来。接着,又是一阵冰雹,“劈劈啪啪”地像玻璃球打在大家的脸上,大风如狼吼,似虎啸,撕人心肺;

    曾雍雅和李连长带领工兵连,扫平了前进路上一个又一个“雪障”,打通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为主力越过夹金山开辟了通路。部队在往山顶上爬,再也爬不动了。可是,工兵连是开路先锋,爬不动也得爬。他们坚持往上攀登,但每前进一步,都相当困难。

    那匹“黑骡子”,因山上空气稀薄,加上一身劳累,前腿跪在地上,气喘吁吁!“黑骡子”这个时候,与其说是往上走,倒不如说是被往上推。因为它和人一样,太疲劳了,肚子没食。和红军战士一样在咬牙,在拼命!到了山顶,战士们吃了点干粮,还把口粮省出一部分喂了“黑骡子”, 但是它已经吃不下去了,吃了就吐,再喂,干脆连嘴都不张了。

    结果烧点热水,把草料和粮食拌匀,这样“黑骡子”才勉强咽了几口。后来才知道,这座雪山海拔太高,空气稀薄,人畜迷迷瞪瞪是“高山反应”的表现。

    爬雪山对曾雍雅来说是人生旅途中闯的第一道难关,他生长在气候温暖的赣南,而如今却处于“冰雪满山头,开眼不长草”的恶劣环境之中,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此时,曾雍雅看了看战士们的脸,有的腊黄灰青,有的又瘦又黑,有的嘴唇发紫,有的头发脱落。再看看战士们的衣服,没有一件是好的,破的大洞套小洞。裤子烂得像布条。战士们从江西出发曾发过一套新衣服。可是一路风风雨雨,太阳晒,汗水泡,已经成了“百花衣”了。

    经过红军战士的拼搏,夹金山终于翻过来了。红军战士心头充满着胜利的喜悦。

    红军翻过夹金山之后,部队又翻越了几座比夹金山还要高的大雪山!人马死的死、伤的伤。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红一军团经过了达维、懋功,两河口、卓克基、麻木桥、长板岭、拖罗岗、黑马寺、毛儿盖。在这两个多月中,正是炎热季节,但雪山又是冷凉世界。由于气候反差太大,又没有东西吃,有的活活被冻死,有的因空气稀薄缺乏氧气,喘不过气就永远倒下了。又没有东西吃断炊已经很多天了,所以,人员伤亡很多,尤其是后勤部门中的担架员、炊事员、卫生人员牺牲的更惨了。 一军团的一个警卫员,饿的实在没有办法,他突然想起宣传队里还有一只能敲响的鼓,于是,他拖着饥饿的身躯,把鼓皮给剪下来,先用开水泡当汤喝,然后用火焖了当“肉”吃,这样才救了他一命。

    正想着,下面有人抬了一副担架,曾雍雅和工兵连的战士迅速上前去帮忙,一看担架上躺的是聂荣臻政委。聂政委本来有一匹骡子当坐骑,过铁索桥时,因蹄子陷进铁索里头去了,为了不耽误战机,忍痛把它推下河去。他开过刀的脚又开始化脓了。所以,过雪山时只好坐担架了。

    后来聂荣臻政委知道左权参谋长也病了,过雪山更困难,他就说:“我还可以下来慢慢走,你们去抬抬他。”聂政委这种精神,使曾雍雅和工兵连的同志受到很大的鼓舞。

    战士们坚持着,忍耐着,克服了雪山极为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一步一步向前攀登!经过红军战士的拼搏,夹金山终于翻过来了。

    能支撑红军将士的就靠“信仰”的坚定不移,和对红军必胜的坚信!不疑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希望!

高海拔、气候复杂多变的雪山

挑战极限·不胜不休

重走长征路对自己也是个考验、淬炼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雪山的极端苦寒条件,不仅仅锻造了红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淬炼了红军永远跟党走的革命信念。

    我的父亲曾雍雅将军和千千万万红军战友一样,为了穷人得解放,为了民族独立、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所以,雪山草地虽然千辛万苦,但是根本动摇不了他们的钢铁般的意志。

    90年过去了,岁月埋没了雪山草地上他们当年的足迹,但是他们的精神必将彪炳史册,历史会铭记曾经有一群最可敬的人,冒着风雪严寒、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围追堵截,心中始终抱定一个理想,跟着共产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

在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地方同于都红军后代致敬长征小分队一起采集“忠魂土

    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于都红军后代致敬长征小分队一行面对雪山,看着这样艰苦的环境,想象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扛着工兵连的所有家当,平均每人负重150斤,翻越雪山,我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弘扬长征精神,用更加发奋图强的精神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宝兴,红军当年走过的地方,如今国泰民安!

在夹金山海拔4114米垭口合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吴河鲆:湖南通道举办“双十二”纪念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九十周年庆祝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