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 红军陕甘支队攻占天险腊子口,击溃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三个团。
9月18日 红二十五军于16日到达陕北苏区延长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
红军长征时设在哈达铺的
司令部旧址
9月20日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甘肃眠县的哈达铺。21日至22日,在哈达铺休息整编。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一份国民党山西日报上获悉阎锡山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于是决定去陕北苏区。22日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政治报告,宣布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会台刘志丹的红军。同时正式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支队下辖三个纵队;原红一军团统为第一纵队,纵队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原红三军团编为第二纵队,纵队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李富春;原军委纵队编为第三纵队,纵队长叶剑英,政治委员邓发。全支队共约七干多人。23日,陕甘支队从哈达铺出发,继续北上。
9月26日 红军陕甘支队自陇南武山县之鸳鸯铺出发,以急行军通过渭水封锁线,占领通渭镇。27日,红军先头部队急袭通渭,占领通渭城。27日,陕甘支队主力在榜罗镇休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政治局常委参加。会议讨论了北方形势和当前任务,正式决定去陕北,以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接着召开全支队军政干部会议,毛泽东作报告,解释北上抗日的意义,提出要迅速到达陕北集中。贾拓夫(到瑞金出席“二苏”大会的陕北苏区代表、后随中央红军长征)介绍了陕北苏区和刘志丹的情况。在榜罗镇,部队检查了群众纪律,进行了去陕北的政治动员和物质准备。
9月26日 蒋介石决定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并任朱绍良为所属之第一路总司令,于学忠为第二路总司令,杨虎城为第二路总司令,马鸿逵为第一边防区司令,马麟为第二边防区司令。尔后,蒋介石又安排晏道刚和曾扩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和政训处长,以监视张学良。张学良在就职后,即率东北军主力及陕、甘、宁、晋、绥等地方军计十万人,向陕北和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9月30日 红二、六军团于29日致电周恩来,寻找中央军委,是日与红四方田军沟通电讯联络。此后,张国焘即以红军总司令部名义,与二、六军团联络。
9月底 陕甘边和陕北苏区加紧“肃反”、逮捕刘志丹等一大批创造红军和苏区的干部,造成陕北竞与苏区约严重危机。
10月5日 张国焘在川康边境的卓木碉(今四川马尔康县境)另立伪中央,成立所谓“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并自封“主席”。作出所谓组织决议,要求取消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为核心的中共中央。
10月19日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今吴旗县城)。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历时一年,纵栈十一个省(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结束。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举行会议,再次讨论政治局在榜罗镇提出的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问题,正式作出保卫与扩大陕北根据地(包括陕甘边根据地)和在这个根据地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决定。陕甘支队在吴起镇休整七日,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