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这些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发展养生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健康长寿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根据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现代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对当今的养生理论与方法进行提纲性的梳理归纳,并希望以此作为养生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的发展方向。
一、目标
人人希望长寿,但人的寿命又不可能无限。那么我们到底能活多少岁?
《黄帝内经》的答案是100岁。条件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按照当代美国科学家Hayflick提出的细胞分裂次数计算法(2.4年乘以50次),人的寿命应活到120岁。
按照性成熟期计算法(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寿命应活到110-150岁。
按照生长期计算法(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女人的寿命105-147岁,男人的寿命120-168岁。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5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的《2016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5年,人类的预期寿命增长了5岁,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最快增幅。2015年全球人均寿命是71.4岁,其中男性69.1岁,女性73.8岁。其中,日本人均寿命全球第一,为83.7岁;其次是瑞士,83.4岁;新加坡83.1。平均寿命在80岁以上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冰岛、意大利、瑞典、韩国、加拿大等。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6.1岁,其中男性74.6岁,女性77.6岁。
另据官方统计,2014年,美国百岁以上老人人数72197人,日本百岁以上老人数量达到58820人,中国百岁老人数为58789人。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部分人活到100岁是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接近这个目标。
第二,中国人离百岁目标差距尚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保持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人寿命普遍增长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所以,我们发展养生文化产业的主要目标应当确立为:
让更多的中国人健康快乐地活到100岁
二、影响长寿原因分析
影响人类长寿的原因很复杂,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探索的课题。根据目前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人类长寿的主要阻碍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难以治愈的疾病。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分化障碍、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
按照细胞生物学观点,细胞分化障碍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细胞分化是一个定向的、严密调节的程序控制过程,其关键在于基因按一定的时空顺序有选择地被激活或抑制。肿瘤的产生一般是正常基因功能受控错误的表达程序所致。
细胞衰老是细胞增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是生物个体衰老的细胞基础,与老年性疾病紧密关联。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生理机制,用以清除损失、衰老与突变的细胞,维持生理平衡。但如果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异常,将导致肿瘤等疾病发生。
影响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异常的因素既有先天的遗传 、也后天的饮食、生活习惯、精神状况和生存环境等等。
中医重阴阳。《黄帝内经》中有多处强调阴阳与长寿的关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故智老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按照中医养生理论,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充盈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反之,若阴阳失衡、经络滞塞、气血虚亏则必然因病折寿。
中医讲的阴阳失衡,与细胞生物学中讲的细胞分化异常本质上的意义是相同。雌雄激素可以对细胞分化进行调节,如果雌雄激素代谢系统失衡,就可能调节异常而造成细胞分化障碍。而雌雄激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完全符合中医对阴阳的认识。所以,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补气养血为主线的中医养生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现在的健康养生仍然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三、健康长寿的方法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系统地归纳一套健康长寿方法,以资作为发展养生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
1、建立养生目标管理体系。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以百岁为主要目标的目标管理体系。 2、建立动态管理的个人健康数据库。通过综合分析客户不断累计的体检数据,并借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识别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专家给出治疗或休养建议。 3、针对遗传问题或后天出现的基因突变问题,通过基因测序与比对分析,发现基因缺陷或变异,提出药物或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4、针对非遗传性的阴阳失衡问题,提出饮食配置和药物调节方案,辅以必要的运动健体和心理疏导,以促进阴阳平衡。 5、根据中国人身体特质和客户群一般性的健康状况,开办养生特色餐馆,推荐养生食谱和养生食材。 6、针对普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养生农场提供无污染的粮食、蔬菜、水果、禽蛋和肉类等食品。 7、开设养生学院,在传授科学养生知识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开设养生书法、养生音乐、养生舞蹈、养生美体、养生武术等特色养生课程。组织以养生为主题的旅游和集体修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