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文化>>正文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多维阐释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金龙
浏览次数:
2025-02-20 12:23:5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知识界进行了不懈探索和思考,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郑大华教授新著《中华民族复兴思想通论(1840—1949)》(以下简称《通论》),对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呈现了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演进的脉络和样态,从思想维度诠释了近代国人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向往和追求。

    凸显领袖人物民族复兴思想的先导作用和历史地位。思想是因人而产生、因人而存在的,特别是领袖人物的思想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中,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将赶超西方作为民族复兴的目标,视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李大钊同志提出“青春中华之创造”和“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对民族复兴道路作出了选择;毛泽东同志对民族复兴的内涵、进程、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设计,并领导党和人民从实践上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通论》对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具体考察,体现了中国革命先行者、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复兴艰辛探索的先导作用。这些探索极具思想启蒙意义,成为近代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实践的思想指南。

    纵向历史考察与横向专题研究相结合。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生成和演进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民族危机加剧之时,往往是民族复兴思想勃发之时。《通论》重点考察了甲午战争前后、五四运动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兴起和演进,初步勾勒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萌发、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时代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演进的内在关系。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论》通过对民族自信力与民族复兴、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民主政治与民族复兴、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与历史书写等问题的讨论,再现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抗战时期关于中华民族复兴讨论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知识界的历史洞察力和思想前瞻性。民族复兴与诸多因素相关,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的凝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通论》呈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在民族复兴话语下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意识等问题的讨论,并阐释了民族复兴话语下的读书活动,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经世致用是中国的学术传统,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也坚持学术研究服从和服务于民族复兴这一现实。比如,知识界在反思新文化运动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国故整理”,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掘和阐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建设民族新文化,抵抗日本侵略,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些研究拓展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的空间,阐释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深刻学理和哲理。

    史料发掘和史论创新相结合。思想史的本质是思想生成、思想演进的历史,研究思想史,首先要发掘和占有尽可能丰富的史料,基于史料才能对思想作出客观分析和评断,否则只能是空泛之谈,难以形成有说服力的论述。《通论》发掘了大量学术界关注较少的报刊史料,呈现了一些以往学术成果鲜有涉及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细节。同时,基于历史文献,《通论》对近代以来各时期、各代表性人物的民族复兴思想进行客观评价,将思想呈现与思想阐释、思想评价结合起来,增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徐秀容:昆仑文明.澈上徹下
·下一篇:无
·中华民族,圣人辈出——东方圣人群体,正在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信仰毛主席,实现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林基路烈士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
·中红网-郭海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中红网-陈加元:在纪念陈亮诞辰880周年暨永康学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
·中红网-郭书文:唐山缘梦妮妮模特舞蹈队赴桂林参加世界大舞台2025中华民族春晚选
·红色头条:习言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董苠宗:东海县开学第一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
·特稿:东海县开学第一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
·从新疆民众抗日救亡捐献运动看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多维阐释
父亲的红色往事
何丽平:父亲的红色往事
特稿:父亲的红色往事
打造魅力东巴凤,引领长寿养生游
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给力支持“发展乡村旅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圆满完成“龙腾
特稿:雨水
《伟大的出发 永远的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出
南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到顺昌县调研指导“心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