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叶梦得(1077-1148)在《石林诗话》中说:“杜诗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杜甫的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屹立于中国诗坛顶峰的一株挺拔青松,是后代诗人学习的千古楷模。他一生写有1450多首诗歌,其中不少名篇佳句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趋向。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而笔者藏有一册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1948年由中华书局再版的《唐诗三百首》,刊行两百余年来,盛行不衰。编写者为孙洙(1711-1778,清文学家,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经进策50篇评论时政,被韩琦称赞为“今之贾谊”。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典雅,有西汉之风。他选入了七十五位唐代诗人的三百多首诗,这个数目仅占《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孙洙提出的入选标准是“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入编,这是它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唐诗三百首》中选编五言律诗八十首,杜甫入编了十首。包括《望岳》《梦李白》《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兵车行》然如《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皆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唐诗三百首》选入了杜甫九首七律,占总数四十五着的百分之二十,诗圣杜甫的诗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些诗体现了他写作中沉郁顿挫、语言精炼、对仗工整的多样风格。
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杜甫心中充满的是一种至善的精神,诗中的家国兴亡之 叹,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世界。这首诗也是杜甫诗歌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正在形成。是长安的十年悲惨生活磨厉了诗人杜甫,秦川无情的风雨把他锤炼成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765年,杜甫出川后已是多病缠身的老人,依靠朋友帮助才能勉强度日。可是他晚年的诗却越写越豪放,越写越雄浑,越写越苍凉。试举二例。《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廖”。此诗为仄起仄收,平声萧韵,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冬天杜甫作于夔州西阁,成诗于一个诗人彻夜未眠的严冬雪夜。在格律、立韵、语言的锤炼上显示出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根底。其中颔联更是写出了中国律诗万言不易的千古绝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七律•登高》也是作者出川后逢重阳节在夔州白帝城西台所作。此诗为仄起平收,平声灰韵。全诗气势之大,谋篇之精,对仗之工,意境之沉郁,可谓旷世绝代,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痛苦中的超逸,是杜甫诗中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就是大诗人的人格。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这一时期,杜甫的生活比在成都更为艰难潦倒,且肺疾缠身,但他创作的律诗却高唱入云,成为唐诗的最高成就。
我是一个杜诗爱好者,有着浓浓的杜诗情结。1995年9月,我出差成都上学,便拜谒了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病忧多难国,诗瘦苦吟人。史笔千秋圣,黎元一寸心。一竹一松,一花一草,都仿佛晃动着杜公的身影。我为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连环配图中狂风怒号、屋顶茅草卷走、屋漏床湿的悲惨画面所感动。在吟诵的过程中他被唯美的古典意境所吸引,我抄摘了镌刻在廊墙上名家的题词和诗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十年暮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我仿佛置身于文学的殿堂,诗词的海洋,久违的诗联使我如饮甘醇。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中国人的文学趣味、审美感受,或多或少都与唐诗的熏陶有关。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有了丰富的积累,欲于表达之情自会油然而升。长时间被诗词熏陶,怎么也会受影响。2006年10月,应母校之邀,到成都参加五十周年校庆,我来到了草堂,又一次被杜公那在山河破碎一生离乱中写下的爱国忧民的诗歌所感动。在此凝望 ,凝望,我久久凝视着杜公的塑像,他那长安街头为生活奔波、漂泊西南、落拓荆湘时的身影一幕幕在我眼前定格。走出草堂,看不到杜公《客至》中的淙淙春水和沙鸥翔集的原生景物,往事随风,只溪水无语东流。浣纱的依旧浣纱,春色满目空烂漫,锦江两岸的秋风落叶更引起我惆怅的情怀。
轻风飞过浣花溪,风语也在说草堂。真正陪伴杜甫苦过四年的草堂, 如今早已化为尘埃,化为史册的一个符号。伟哉!杜子美, 壮哉,杜草堂!引用七律《草堂怀杜甫》一首缅怀:“不见群鸥绕舍游,草堂怀杜倍添惆。碑廊掩翠枝犹怨,浣水扬波色带秋。国破诗含千滴泪,家亡笔蘸万民愁。经年飘泊残杯炙,老病孤舟任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