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传统>>正文
读过毛主席《祭黄帝陵文》吗?什么叫大手笔!建议列入高中教材(组图)
2024-03-14 11:34:46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一品带刀修士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去年笔者去西安可惜没能去拜谒黄帝陵。不过却搜到毛主席的《祭黄帝陵文》,知道是刻碑立于黄帝陵前的,读之心潮澎湃、千壑奔赴不能平息,故在此强烈作如题呼吁!

    有同感者请帮忙顶起!

    无论: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还是: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至今思之,尤是时代最强音!

    在此列举推荐其进入教科书的理由有八——

    其一:

    该祭文的写作背景对我们这个走向复兴的国家民族非常重要!

    该文写于1937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难得暂息干戈,并携手前往陕北同祭轩辕黄帝陵!祭文由毛伟人以苏维埃政府主席名义执笔。当是时,也是日寇即将全面侵华时!正应了国歌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祭文的历史意义非常大!

黄帝陵远眺

    其二:

    祭文是伟人写给伟人即我们的“人文初祖”黄帝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关于黄帝的历史事迹,从“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到“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黄帝的史实和功业跃然纸上,并由伟人写下,一锤定音,教育意义深远。

    关键是,祭文由远怀黄帝创世,陡然切入眼前的日寇侵华的危迫时局,剑气超溢于文外,简直激奋人心!

    其三:

    祭文饱含历史内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教材。

    如前写黄帝“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立即无缝衔接“世变沧桑,强邻蔑德”(指日本),再到“琉台不守,汉奸何多”!把一段抗战史高度浓缩概括了起来,着实是史诗式神来之笔!

    放眼今天各种历史戏说,确实应该推出主席的定鼎之声,以正视听。

    其四:

    该祭文行云流水,用典精辟,写得不是一般的好!其文学造诣以及文化意义不容小觑。

    其中——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各种典故、成语信手拈来,即能震古烁今!

    其余文采斑斓之处不胜枚举!

黄帝造像

    其五:

    现实意义:该祭文本质是一篇战斗檄文,仅在分崩离析的当时,即被誉为“统一战线之抗日出师表”!(林伯渠语)

    其中——

    剑屦俱奋,万里崎岖,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绝对是时代最强音!其不仅在战争年代震慑敌胆,即使放到今天也同样是振聋发聩的存在!

黄帝陵

    其六:

    人文意义:

    特别是比较一下同期的国民党祭文,那种软踏踏毫无时代感的老套八股文,即可看出什么叫差距!

    而伟人的祭文当得起是新时代的序幕,不仅状写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还表达了政治主张,救国方略,以及在老祖宗面前宣誓了战斗之决心!

    一句话!其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即:文以载道。

    其七:

    教育意义:

    祭文短短56行226字却留下了“两个伟人、两个时代、两项不世伟业交相辉映”,不仅激励当代人“剑屦俱奋”,还勉励后人“战则必胜”。

    后人学此既学到知识,致敬伟人,还能为革命精神所感染,不亦乐乎!

    其八:

    纪念意义:

    这个不言而喻,既是对伟人的纪念,也纪念那段中华民族世代不会忘记的战火连天、水深火热的岁月!

    想起连伟人都谦逊誓言: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我们能不踔厉奋发、笞行不怠吗!

    综上所述,该祭文文美而荷重,言简意赅而易学,故强烈建议纳入高中教材,支持者请帮忙顶起!感谢!

    应读者要求,附主席原文在后:

    毛泽东《祭黄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建设、蒋苏宁:用红色文化引领 做好国学传承工作(组图)
·下一篇:无
·薛云: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薛云:周公礼制对中华文明的重大发展
·薛云:文王《周易》对中华文明的主要贡献
·薛顺平:最早的“中国”在何处(图)
·布衣学者裴洁: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
·薛云:道家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高擎未来人类文明大旗的民族,应会是谁?
·乔望键、赵改玲、行新民:韩愈故里孟州市被命名为“河南省韩愈文化之乡”(组图)
·全球姜太公后裔寻根(筹)工作委员会启动会议简报
·粥到老人心,幸福万家人,新年送福启动仪式(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读过毛主席《祭黄帝陵文》吗?什么叫大手笔!建议列
高安市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携手开展红色文化讲座
齐得平: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究竟奉
陈立旭: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与三线建设(组图)
走马观花看广西,感受“新质生产力”(组图)
春风——夜访郭明义(组图)
李春明:山西长治 深度游记(组图)
一代传奇将星李运昌,领导多次抗日暴动,毛主席对他
抗战英雄节文善革命情怀(图)
刘效来、节红霞:抗战英雄节文善革命情怀(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