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
近百年来中国为何饱受列强欺凌,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阀割据、内部分裂,中国一盘散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屠杀,以血的事实教育了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睡狮”终于觉醒了。拿破仑曾说过:“当中国苏醒时,世界将为之震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中华民族实现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海内外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一致,共同抗战,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
中国抗战究竟有多少年?有8年抗战、14年抗战和15年抗战之学术争论。我认为,不管是哪一种分期,均比西方战场上反击法西斯的时间要持久得多。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采用运动战、阵地阵、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作战方法,使数百万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粉碎了德、意、日组成的法西斯联盟称霸世界的梦想,无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无疑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为何提议研究“抗战精神”
2004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部分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论坛”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先生在会上提出,借200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研究一下“抗战精神”,并说最先提议研究“抗战精神”的人是我。国内的部分媒体对此作了一些报道。
的确,去年在参加中宣部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会议”期间,当谈及今年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时,我曾提议要把研究“抗战精神”作为今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的想法,得到了王新华馆长的赞许。那么,我为何要提议研究“抗战精神”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抗击一系列外敌侵略的唯一一次胜利,这个胜利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去进行总结,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总结抗战精神。中国百年来的积弱积贫、四分五裂造成了列强频频入侵,使得我们的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众流血,家破人亡。从1840年的英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日俄战争,到八国联军的入侵,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从1874年武力侵占台湾,到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对我海上侵略,到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东北三省,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面对外来强敌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但均遭到镇压和屠杀,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割地赔款,遭受屈辱。唯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始终不屈服,浴血奋战,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实行统一抗战,并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帮助和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这是来之不易的,贯穿其中的抗战精神是引导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遗憾的是,抗战胜利都60年了,我们有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固然值得总结,但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抗战这一理念出发的,而没有从全民族抗战的范围去研究抗战精神。历史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总结抗战精神。
二、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说到底是抗战精神的胜利。在抗战十四年中,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战,国共合作,全民团结,包括海外的华侨纷纷支援抗战,四万万人前赴后继,不怕重重困难、不怕流血牺牲,正如《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所唱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发出了最后的吼声,起来;……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是一种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了国家领土不沦为殖民地的伟大精神,是一种在法西斯者面前同仇敌忾,奋勇向前的伟大精神,是一种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坚信必胜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试想,没有这种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研究抗战精神是总结抗战胜利原因的一把钥匙。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光大抗战精神。在今天,抗战精神有没有过时呢?我认为是没有过时的。因为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文明建设当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一系列的“强敌”, 特别是在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斗争中;在反对日本政要和右翼势力妄图篡改历史、企图染指我国领土的长期斗争中,依然需要有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依我看来,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其实是植根于抗战精神之中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去研究它,让抗战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作者为江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此文原载2005年7月6日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