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回忆在青年队中的一些经历(二十四)——访青年队员高吉录参加青年队
红军刚到永昌县城,我们城南附近农村,家庭贫寒的一伙子十六、七岁的小青年们,出于好奇心串联在一起,结伙儿到县城看热闹、玩耍。看到城里城外的驻守红军,有的搞城防部署,构筑碉堡、城墙上修垛口。街道墙壁上掏窟窿当射孔,在街道上还挖掘交通壕沟;抽派出来的搞地方工作的男女红军人员在县城内外,街头巷尾,群众家里进进出出做宣传发动,调查情况,传人开会,宣传演讲;有的在刷写、张贴标语、布告、散发传单,整天忙个不停。不几天,我们熟悉的狄万川当上了永昌县政府主席,他也整天帮助红军找人、办事,脚不停顿的奔波。
有一天,王浩义、李德录、鲁娘娘保和我四人刚进入县城,在街道上碰到了狄万川,他知道我们又来玩耍,把我们喊在一边说,娃娃们,红军是我们自己穷人的队伍,是专为穷人办事的。红军要组织一个青年队,你们再发动联络一些青年人,可以参加青年队帮助红军办事,也有一个吃饭的路数。经过几天的观察,亲眼见到红军对人热情和气,为穷人办事,听说我们参加青年队既能帮红军做事,还能找到生活吃饭的路子,真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的好事,有说不出来的高兴,随之答应了。当天又联络了中庄子的李兴元,涝池庄的任有年,城南黄家学的哈XX和一个姓王的等共十几个穷苦青年找到狄万川。他领我们到县政府旧衙门参加了青年队。我们这十个人顺便又被编到一个班,班长由王浩义担任。
一、领受任务
红军总指挥部设在县城后,供给部机关设在旧政府军粮局内,政治机关的部分红军人员住在许子厚的大院内。我们这个班参加青年队后的第一次任务是专门配合供给部的红军人员为政治部的军马购买、运送、供应饲草、饲料。从此,我们和供给部的红军人员吃住在一起,红军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红军对我们生活关怀很周到,我们浑身也有使不完的劲儿。红军初来,人生地不熟,谁的家中有草料,底细我们最清楚。我们带领红军人员从县城周围有粮草的人家去购买,绝大部分时间都满载而归。所买的草料或用人背、驴驮、车拉运进城里。那时,与其说是买,还不如说是交换。红军人员每天出去时,携带一部分整块的四川大烟(鸦片),还携带一把匕首和步枪刺刀,用于别戳大烟块用。根据对方提供草料多寡,从整块大烟上割下来一块付给群众,红军始终坚持公买公卖。
当时一般贫困人家草料少,我们的眼睛也盯住了一些大、中、小地主及其富裕人家,也常到县城附近的地主周二鬼(周之甲)、梁开、刘兴业(尕老)、孙汉周、刘镇长(云川镇镇长)等几十户地主家购买较多。过了半个月时间,城东、西乡驻地农村相继建立了政权,组织了青年队,红军所需的大批粮草等物资由各级乡村政权负责源源不断地运来,东十里铺、校场山、东水泉一线的敌人摆下阵势与红军激烈争夺阵地。飞机大炮不时轰炸、炮击县城,我们又领受一项新任务。一天,红军黄部长把我们集合到东街上的一座车马店内,布置任务。他说,你们可以装扮一下,以玩耍、拾粪为名,或者讨饭为借口,潜入马家军所在地侦查敌人调动、驻守、兵力、装备、炮兵阵地为由,分散活动。先后去过东十里铺的沈家庄、杨家天桥庄、东水泉、北海子的杜家庄子等马家军驻地和驻守情况,兵力装备,校场山上敌人炮兵阵地上小钢炮的情况,数日内早出晚归,将所有侦查的情况一一向黄部长和其他红军干部做了报告,为守城部队提供了一份敌军情报。
东十里铺、邬家油坊等处是城外围战斗持续了近二十天时间的战场,红军英勇阻击进攻之敌,敌人反复争夺的阵地,红军伤亡较严重。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区政府主席张仲科、副主席狄万川、青年大队长王思福等调派青年队员,组织城内外群众,组成担架队在韩义、赵三、常忠泰、郭积善、顾星河、张图等人的带领下配合红军人员,多次赶赴战场救护抬运伤员,把重伤员抬往县城文庙的红军医院进行抢救包扎。东关邬家油坊争夺战中负伤的红军伤员抬到东街潘家皮坊附近居民家庭养护。在历次战斗中青年队员为救护伤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许多青年队员的家属也为支援红军做过不少的事情,进我的家中,父亲为红军持续宰羊剥皮一个月。哥哥高吉荣接受红军安排,用地主梁开的一头毛驴,一头骡子为红军碾米一个多月。一天我在县城东街碰到他和另外几个青年受红军委派进城到红军兵工厂(东街十字县供销社旧址)背过兵工厂锻打的长矛、大刀,交给驻守在城南王廷俊庄院内的红军。
二、参加红军
敌人集结重兵配合飞机大炮围攻县城失败后,企图围困红军于城内,不多几天,红军放弃继续守城计划,开始撤离西进。红军撤离时,经过动员,我们这个班十人在红军供给部参加红军,跟随部队撤离县城。在一天夜里,我们出西城门,经过中庄子直达南泉,在陈家南庄住了一天,又在夜间开始行军到新城子南湾地主王大老的庄子内住了三天。第二天的早晨,来了一股马家骑兵,企图包围攻打红军,庄内的红军利用以前部队驻守时设置的防御栅栏设施反击。大部分红军人员登上庄墙,利用垛口、监视敌人。我们几个人被安排在一个角墩上坚守。凶恶的马家军发起几次进攻,向爬梯子登上墙,都被红军打了下去。敌人攻不开庄子,又爬到附近一颗杨树上向庄墙顶部射击,也被红军一个个打了下去。这次接触,敌人死亡六七人,红军无一人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