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这里是共和国领袖们多次莅临关怀的地方。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81年),为北宋名相寇准遗迹。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他19岁入仕授大理评事,年方二十岁的寇准被派任归州巴东县令,深得巴东人的爱戴。在这个依山为田、刀耕火种的苦旱之地,血气方刚的寇准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方面采取措施减轻农民徭税,一方面体察民情,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给农民传播引进先进的生产知识,深得人心。
旧巴东县衙前,寇准曾栽有双柏,以示为官清正、高洁守操。县衙大门楹联“铁权长镇江风静,明镜高悬天下安”,正堂联“苍天噫效我神农兴稼穑,后土兮乐土归民传子孙”,张联铭志,足见寇公之胸怀。他还特意请人铸造了一只大铁权置于巴东公堂之下,以示民情重大,必事公平。《巴东县志》“铁权(秤锤也,重二百四十斛),南宋时始迁今治,铁为之,置堂下,至今尚存。”
青年寇准跋山涉水,了解民情;登岩攀崖,遍访农户。为劝民农事,写下《劝农歌》:“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业,定居稼穑。乐土归民,传之子孙。”并到县西南深山老林劝土人弃猎务农、教百姓唱的劝农歌,细心地将中原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给巴东人民,使他们得以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状态,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舒心日子。人们感恩不尽,尊称其为“寇巴东”。在寇准劝农的野三关为他修了一座亭子,名“劝农亭”,长年有游客来此纪念观光。今拜读《中华辞赋家·劝农亭赋》,让我回味良久, 反复研读几遍, 颇有几分感触和收获。并以此纪念寇准兮。
《劝农亭赋》为湖北巴东毛兴凯2013年5月20所作:
北宋名相寇准,20岁任巴东县令,减免赋税,劝农稼穑,授中原农耕技术,使百姓丰衣足食。野三黎民修“劝农亭”以记之。历经沧桑,此亭已然荒毁,仅存遗迹。公元2013年,湖北三峡酒业公司总经理王丹阳先生预重修此亭,以慰先贤。感慨之余,歌之以赋。
武陵腹地,峡江南岸;白云深处,古镇卓然。群山如故,新城觅宗;移步前朝,农亭瞰俯。亭阁依山临水,重檐飞阁流丹。三层高峻,八面玲珑;金藻环饰,玉柱飞螭。落英与柳絮齐飞,湖光共青山一色。苍山侍卫,碧水映照;拾级临亭,独领风骚。
春日灿而春光媚,绿树茂而绿荫浓。登亭揽胜,居高临下;奇花烂漫,翠湖疏影。驿站胜景,美轮美奂;车水马龙,街亭共辉。垅上炊烟,园林桑田;牧童戏牛,猎犬赋闲。凭栏远望,凝心沉思;古镇若画,岁月峥嵘。
漫步亭园,心旷神怡;境意深悠,悲喜皆忘。抚亭栏、观翠竹、瞻圣像、游画廊。长廊诗舫,藏古风雅韵;浸月碧湖,隐正气清流。绿树绕农亭,青山掩阁楼。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河山锦绣,匠心天然;三关旧亭,民族古董。
寇公何在?亭台劝农。歌曰: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业,定居稼穑;乐土归民,传之子孙。地利山近雨足田肥,恩深意重兴农课士。人和岁稔,问俗观风;民生在勤,宴安自乐。
癸巳仲春,响水湖畔;亭废而兴,商颓于繁。两路通,潮涌改革春风,一城兴,蝉变投资环境。开发开放,三峡酒业兴农亭;复兴复建,劝农古亭沐丹阳。倚武陵碧峰,眺高阳古寺;伴铁路高速,育山城繁荣。劝农劝商,国泰民安;良辰美景,俯仰千载。雄关古镇添新宠,旧宅高楼藏幽梦;万家庶民具小康,千年农亭比行宫。
嗟夫!世事沧桑,岁月如流;农亭长祥,寇公千古。乃赋。
北宋名相寇准被派任归州巴东县令。以身示范,劝农稼穑;清廉勤政,秉公执法。不到半年时间,巴东现状大大改变,不仅政通人和、社会安定,而且百姓安居乐业、农商兴旺。人们感谢他与巴东人打成一片的真诚,亲切地称他为“寇巴东”。宋朝诗人王十朋来巴东后,所闻所见,欣然写《宿巴东县怀寇忠愍公》诗:
制锦工夫早不同,至今人道寇巴东。澶渊一段奇功业,可在孤舟野水中。
堂前双柏今何在,渡口孤舟依旧横。不似公安插竹处,凛然容貌尚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