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也就是李渊称帝的那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大隋的天下不复存在,江山从此不再姓他外公家的“杨”,而改姓爷爷家的“李”了。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同时被授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为吴王,改授安州都督。永徽元年(650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2年),加授太子太师。永徽四年(654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李恪在获罪赐死后,墓志记载唐王朝特别优待以国公之礼将其下葬,可见其在被赐死时已被废为庶人,也就是说,其皇族的身份在当时被剥夺。而显庆五年的追赠,表明唐王朝重新承认了他李唐皇族的身份,这是其初步的平反。神龙元年(705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而他的亲王爵位和封地被恢复应在神龙二年(706年)。至此,才被彻底的昭雪平反。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追尊吴王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从曾祖开始往下追溯,都追尊庙号和谥号。
母亲为隋炀帝的女儿,李恪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因此身具两代皇族的血统。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当然,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也不为过。英雄不问出处,其出身实际上也并不是他为后人称道的原因。按照隋唐之前的封建礼制,君王立太子,不是优胜劣汰,而是立嫡不立庶。李恪的血统只会让朝臣们忌惮,所以李恪敏感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与皇帝的宝座失之交臂。进一步,江山美人;退一步,断头刑场。所以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能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
史书上对于他的生卒年月、死后葬于何处都模模糊糊,言语不详!对于其人其事,《新唐书》中的记载只不过600多字:“郁林王恪始王长沙,俄进封汉。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故无忌常恶之。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天下望。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此事,亦被后世认为是长孙无忌应有此报。
《资治通鉴》中也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但这一切并不防碍毛泽东读书对李恪的“偏爱”:“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在读《新唐书》卷八十《李恪传》的批语可谓一语中的,李恪是个“英物”,也就是文武全才!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深为这一英主的失误而惋惜。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恪在太宗14个儿子之中是何其优秀了!李治、李愔、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骑射,有文才武略。
事实上最初立李泰为太子,当年但李泰因为“参与谋反”而废。后来又想立李恪为皇太子,觉得李恪文武兼备,“英果类我”,但由于长孙无忌的的坚决反对而改立李治,李治优柔寡断,性格柔弱,后酿成“武则天之乱”,可见李世民不会识人,应当说,这个论断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李世民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对他的期望之高。
李恪不仅身份地位尊贵,而且文韬武略兼备,性格刚毅坚强。《旧唐书》中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难怪唐太宗经常说李恪是最像自己的儿子,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是不想常常见到李恪吗?不是,只是皇位已经定了太子了,我让他在外边做藩王,等我百年之后,他们兄弟不会自相残杀!另外,李世民还多次千里迢迢召地去当面点拨和教导李恪。就像李恪到死也不会想到对自己痛下杀手的竟然是自己的舅舅和兄弟一样,当年为夺皇位而杀死自己兄弟的李世民也一样想不到,最后又是自己帮助一个儿子杀死了另一个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