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郭沫若所评价,“要欣赏这个剧本,单是欣赏故事的动人和旋律的动人是不够的,故事固然动人,但我们要从这动人的故事中看出时代的象征。旋律固然是那么动人,但我们要从这动人的旋律中所听取革命的步伐。”《白毛女》是一种全新的文艺形态,是从新的种子——人民的情绪中迸发、生长起来的。也如茅盾所说,这是一种新的“人民文艺”,它开启了中国民族歌剧的航程。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白毛女》从音乐形象的构建、歌剧结构的营造、音乐素材的选取到叙事方式的特点,都对后来的中国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毛女》在时代变迁中魅力长存,它是中国歌剧的教科书,其成功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歌剧只有民族化才有观众和未来。
经典的魅力和价值是永恒的,它不是简单的复排,而是融入了时代的观念,时代的审美,时代的声音,时代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找到创作的根脉,找到对传统的敬意,所以我们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它来源于泥土,质朴中有着庄严。其剧本之感人源于叙事是的质朴,《白毛女》的题材来自白毛仙姑的传说。传奇性,正是中国戏曲传统审美的核心。白毛女,从人到鬼,再由鬼到人,赋予了全剧巨大的悬念和命运落差。这样一出戏对根据地以及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叙事上,它故事完整、情节流畅,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
其歌唱表演也是质朴的。71年前,王昆最早演绎塑造了白毛女的艺术形象。她质朴而本色地传递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鲜活地为白毛女奠定了基本的气质;郭兰英,通过中国戏曲程式和北方戏曲的唱法融入喜儿的灵魂中去;“第三代白毛女”彭丽媛,融化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之间的界限,用科学的发声法更有力地撑起了白毛女的音乐形象;雷佳在前辈的悉心指点下,再现了“第四代白毛女”的风采神韵,她的演唱音色纯净,犹如穿过田野的小河,和人物的内心交织在一起,流畅动听。声随字走,字以情发,特别注意汉字歌唱中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可以说,雷佳清晰地演绎出人物性格的成长和心理变化的脉络。高鹏饰演的杨白劳也非常完整。
艺术的感动来自各种表现形态。看来艺术已不仅只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了,它更大的魅力应该源于沟通,一种跨越年代的心灵沟通!在我看来,朴素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感动。《白毛女》是一部有艺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艺术和谐统一的作品,它以铁的事实回敬了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明革命文艺传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传家宝。长演不衰,至今仍受到观众的青睐,在当今充满浮华光影的舞台上,经典不褪色,魅力在人心—。新版《白毛女》依然是一首质朴的诗篇,就像泥土、大地、空气、庄稼一样,以它原生的姿态冲击、摇撼、感染着我们的心。庄子曾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任何时代,泥土般质朴的艺术都会有它动人的力量。继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活动成功举办后,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2016年3月25日将在全国影院隆重上映。在观赏的同时,令人不仅思绪千万,感慨万千!敬佩和震撼之余亦获得灵魂的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