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类似的还有“金钟李氏” 郞中,因治愈皇子肠疡,皇帝赐官其不愿做,却接受了所赐的金钟,悬在门上,从此,“金钟李氏”名噪数百年久。此外,还有书载:“顷年有人货疝气药,肩上担‘人’、‘我’二字,以为招目”。有人用牛、马、虎、豹、鱼骨、海龙等形状作广告市招,还有用舞刀弄棍、耍蛇、戏猴犬、执虎撑作为市招,效果都比较好。这类医药广告到元明清以后,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更加普遍。在遍及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反映到了文艺作品中,至于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更是被药铺广泛使用。有位叫程道周的大夫,在自家药铺堂前撰题了“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而另一名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顿时缩短了药家与顾客的感情距离。善用模型实物是古代医药广告的又一奇妙之处。常见的悬壶济世牌匾言之“悬壶”标志,即盛药的葫芦,几乎所有药铺、诊所及江湖郎中都以此为“招幌”。有的药铺还悬挂用石片或木刻的鱼形幌子“鱼符”,因为鱼儿不分昼夜总睁着双眼,以示其也不分昼夜为病人服务。当今医药广告中最善用的名人效应,古代亦很盛行。优质的服务和店家的职业道德经顾客的传播与媒体宣传,知名度更大,其良好形象就能保留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而招牌又是其不可缺少的形象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