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境界优美、音节和谐,不但是一首百读不厌的好诗,而且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有关该诗的趣谈。唐代大诗人杜牧所作的这首《清明》诗,清新自然、寓意深远,的佳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将在绵绵细雨中,乡村路上发生的一幕非常有趣的场景勾画出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魅力无穷。一首以其清新流畅语言的《清明》诗,人读人爱。并以此为母体,不断衍出首首新作。对这首诗的文字断句,省略,或者变化标点符号,将它改写为短诗、词、散文小品、短剧本等,也是饶有情趣的。
杜牧绝对想不到,在他之后,殊不知,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几经后人别出心裁的修改,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而妙趣横生的《清明》出现!有人将《清明》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也有人改为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随意搭配,巧妙组合,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文字故事。这首诗还被人改写成五言绝句:每句省掉两个字,细细读来却并不影响原诗的意境,很有意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不够精炼,他认为,“雨纷纷”自然在清明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大要。因此主张将每句头两个字删除,遂成一首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登徐州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便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有人改成为《南乡子》:“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而且也是一阕绝妙的好词,亦有创新精神。尤为有趣的是,宋代有个书法家将它写在一把白纸扇上,一个朋友见后给诗重新断句,竟变成一首绝妙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有人用另外一种方法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不仅诗变词,而且意思也变了:从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变成了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了。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微型独幕剧”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时间:清明节。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诗改为散文小品其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剧本规模虽小,仅仅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剧名、时间、场景、地点、人物、表情、动作、对话、情节等要素却一应俱全,真是妙趣横生。更有甚者,后来还有人将诗改为寓意深刻,极富诗情画意的“电影镜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将诗的意味推到了极致,并且产生了幽默风趣的效果,读后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妙。
仿拟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仍,百姓纷纷避居山野,塾师也都失去了饭碗。有人仿杜牧《清明》而作:“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借问主人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清满人绍昌曾仿杜诗作《中秋即景》:“中秋冷冷又清清,明远楼台夜气横。借问家乡在何处?高升遥指北京城。”高升,绍昌随身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