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赵望进曰:“山西是古楹联的海洋”,山西文化数二定平定、定襄。平定古州素称文献名邦,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戏台楹联。在《平定县志•文化》卷里,收录了12副平定古戏台对联。
戏台楹联是一座戏台或整出戏的灵魂,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含量和人生追求。不少戏台楹联维妙维肖描绘了演戏场面,更借戏论世,充满哲理,读者可以从中领略戏曲楹联的独特魅力。这些戏台对联,言简意赅,异彩纷呈,不仅见证过中华大地那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戏曲剧目,也承载过十里八乡人们的喜怒哀乐,更是无声地诉说着人间那千回百转的世事苍桑。细细品味,真可谓其乐无穷。
“金镜高悬大千世界全包看眼前离合悲欢总是现身说法; 倏梦黄粱百万姻缘尽历听台上丝竹笙歌如同静夜闻鈡”。 “珠灯正满璧月初圆趁宿雨晴时收拾悲欢寄歌舞; 福地长春洞天不夜向晚山青处揣摩忠孝壮乾坤”。 “垂手拍肩看翩跹妙舞杂佩光摇沧海月; 娱心悦耳,听婉转艳歌余音高遏碧天云”。 寓褒贬于贤奸分明一部春秋义; 可兴观于忠孝犹是几篇雅颂诗”。
这就是《山西旅游名胜楹联》载,移穰东村、西台古戏台现存的4副对联,统观4副对联工整绝妙,寓意深刻,内容博大、格调高雅,状写看戏人的各种感受。囊括戏剧的精髓,也涵盖人生的哲理。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传为移穰李氏大门股七世祖,清康熙壬子年举人李蕊所作。
“传五万里人情,多少奇观廿二史;绘四千年物色,分明俗说十三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书。汉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唐合《周礼》、《礼仪》、《公羊》、《谷梁》为九经。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到宋代,复增《孟子》,至明合称十三经。十三经,指《二十二史》,清代时将明万历年间刊行的《二十一史》加入《明史》,称《廿二史》。下联中的廿二史。这就是平定冠山资福寺对面戏台上镌刻的对联。目的是让佛祖观世事、察民情,明辨是非曲直,广施恩怨情仇。据史料记载,此台建于清代中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及六月初八为冠山庙会,届时要演戏数日。
平定东回村戏台联,悟透人生的万般感慨:“放开眼界,若为忠,若为孝,恍读一家史记;参透机关,何以褒,何以贬,如诵全部春秋”。
平定梨峪村戏台联:“千万场秋月春风,弹指间蝴蝶梦来,琵琶弦上;三百副金尊檀板,关情处桃花扇底,燕子灯前”。
平定西回村戏台联:清歌雅韵,铿锵鼓瑟,响彻晴云晓月;彩绘艳妆,锦绣衣冠,光耀露雨斜阳”。
“切莫认真,转眼荣华空热闹;也休作假,动人忠孝可兴观”。传说是傅山先生书写的大阳泉村戏台戏台联。
清同治十三年刻平定岩会村戏台柱二联:“唱晚乐佳期,伫看雨霁云晴,秋中月白;曲终寻逸韵,坐对岩环川抱,江上峰青”。“农事休闲,摹极盛声容,鼓舞鼚轩传夏谚;田家报赛,绘太平景象,笙吹豳蜡话秋成”。
再如:“寓褒贬别善恶,实录春秋廿二史;载治乱知兴衰,分明俗说十三经”。“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上一捧雪;紫琼瑶降生麒麟阁黄鹤楼中满床笏”。“莫言扮演只娱心,或褒或贬尽是春秋一部;漫道笙歌徒悦耳,为美为刺真同雅颂三篇”。这些楹联,或描金,或木雕,内容多样,文句优美,意境深远。在《一隅对联辑览》中收录了45副戏台联,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付些对联思忖良久其中有很多都是独具特色的戏台联:“谈古论今知天下千年风云事;讽喻指点得人间万户真善美”。(柏木井)、“颂古喻今讴忠贤歌英雄常催人奋进;明镜高悬鉴功德赏品貌永为人楷模”。(神子山)、这些对联不仅追求对联的艺术之美,更赋予了教化作用,寓意深刻,耐人琢磨,不愧为古州佳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