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还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
所谓“隐括”,是指根据前人诗文内容或名句意境进行剪裁、改写来创作新词)的一种方法。它往往是就某一们作家的某一篇诗文进行改写,或取其字面、成句,或取其意,或句、意兼取,使之成为一首词,并且合于词体的声律、平仄。如宋代文学家黄庭坚隐括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笔者闲来亦摘句得之。雨霖铃•隐括词《醉翁亭记》:环滁山也。西南峰者,乃琅琊也。蔚然深秀林壑,水潺潺也。有亭翼然泉上,谓醉翁亭也。饮辄醉,山僧智仙,山水之间得心也。野芳幽发林霏也。景不同,乐亦无穷也。歌途休树呼应,携伛偻,往来游也。野蔌宴酣,射弈、觥筹交错欢也。太守归,醉醒能文,自谓醉翁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感人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写景层次分明,并且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这是写作上值得借鉴之一。文章先写亭的远景,因为亭之所在是琅琊山,就从这里落笔,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本姿,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释亭名由来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基调。以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据此可见,本文写景层次分明,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无独有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