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赋有曰:“巍巍景阳,西南望,三碗不过冈。铁胆豪杰,正道是,阳谷打虎武松。哨棒穿空,铁拳砸下,激起千滴血,英雄气概,一时万人仰慕。 纵观行者一身,怒杀潘金莲,一身正气,无人能及。枉威名,皆葬水泊梁山。斗转星移,后人谈笑间,壮志无酬。人生如梦,转眼万事尽成空”。
武松是《水浒》中最脍炙人口的人物,你可以不晓得梁山其他好汉的姓名,但是武松肯定是个如雷贯耳的天神般人物!只要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应该知道,武松是个英雄。功夫也十分了得,他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赤手空拳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单臂擒方腊”等,每一个故事都是脍炙人口。他的行侠仗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故事均来源于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
《西江月•水浒之武松》词有曰:“义胆侠豪行者,威风勇武都头。平生快意演恩仇,大碗论斤吃酒。情断诛淫弑嫂,天伤雪恨屠楼。残躯终寄六和休,悲喜红尘参透”。词不错,很流畅,人物写得也很生动。兰陵笑笑生在所著的《金瓶梅》中这样赞颂武松:“壮士英雄艺略芳,挺身直上竟阳冈。醉来打死山中虎,自此声明播四方”。陈毅元帅曾亲笔为盖叫天题词:“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著名剧作家田汉在《赠盖叫天》一诗中这样写道:“争天江南活武松,须眉如雪气如龙。鸳鸯楼上横刀立,不教人间有大虫”。该诗除了对盖叫天的人格魅力和舞台表演艺术大加褒扬之外,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邪恶势力的忧愤不满和对打虎英雄武松的无比崇敬之情。
因为《水浒传》是一部小说,所以大家可能会把武松当做小说中的人物,认为武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的英雄事迹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武松是华夏民族一位令人崇敬的英雄,他那不惧邪恶、不畏强权的精神气韵已经溶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充分显示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豪杰也有迴肠气,刚烈雄风在,正义浩气存!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武松正是诞生与燕赵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英雄壮举震古烁今,可歌可泣,同时,武松精神也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赞武松词有曰:“生为天伤,排二郎,步军副将。江湖传,功夫行者,本领高强。铁拳飞脚玉环步,醉扑猛虎景阳冈。二龙山,三英归一处,何其畅。路不平,拔刀助,义为刀,忠为棒。剑眉竖,一吼地老天荒。征南却得伤左臂,六和禅寺天年养。论好汉,世间有此人,皆传唱”。浑身都是英雄胆,手提剑刀走四方。其实不然,历史上确实有武松这样一个人,但有其人,却无其事。
1932年出版的《阳谷县志˙古迹》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治东南四十里许乃武松打虎之景阳冈。”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武松打虎的历史存在。《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中都有关于武松的记载: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浪迹江湖,后来到杭州献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当时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就邀请他来知府当督头。不久,因有功被提升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得力助手。后来,因高权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百姓怨声载道,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蔡虎”。武松对这个“蔡虎”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他身藏利刃,藏在蔡府附近,等到“蔡虎”前呼后拥回来的时候,便箭一般地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从这里可以得知,武松除害后在狱中遭重刑而死,并没有上梁山。
武松死后,杭州当地的老百姓“深感其德”,为了纪念这位好汉,将他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武松的墓一直在杭州。后人为了纪念他,举行过不少活动。到了清朝的时候,还有人记载,杭州人在铁岭关附近挖掘到了一块圆顶的碑石,上面刻着“武松之墓”。这段真实的记载,想必施耐庵是看过的,将其中的几个细节充分渲染,便成了小说中的武松。至于武松的最后结局,《水浒传》中写到他成了清忠祖师,得享天年,实在是一种符合老百姓心愿的美好的艺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