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名,是对联创作中常用的一种组句技巧。它把某些人名或事物名称嵌入联句中相关的地方,并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造成意中有意,趣中有趣,以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它还常同别的遣词、组句、技巧交互混合应用,更是色彩纷呈,别出心裁,妙趣横生。兹举挽著名文学评论家许地山先生之嵌名联数例,以供鉴赏。许地山在1935年开始任教香港大学,1941年8月病逝于香港。端木蕻良先生挽联嵌名曰:“未许落花生大地;不叫灵雨洒空山”。许地山、字落花生、精通梵文,对印度哲学有深湛研究,因此他的作品常含有佛经的哲理,尤以早期作品为然。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1922年,他开始用“落华生”的笔名写小说和散文,创作集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和《危机坠简》等。其代表作《落花生》写得淳朴感人,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联中巧妙地嵌用了许地山的姓名、笔名和作品名。上联还应用了“两兼”技巧,一个“生”字,既和“落华”两字组成名词,又同后面的“大地”构成偏正词组。全联的意思是:为何不让落华生这样有才华的作家多生存在人间大地?为什么不叫他有更多的优秀作品象春雨一样滋润读者干渴的心灵?哀婉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许地山不幸早逝的无比惋惜的心情。下联的“灵雨空山”一词,被插进了一个“洒”字,一个词语被分嵌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这就叫分嵌。
无独有偶,香港老作家吴其敏有挽许地山一联,堪称上乘之作,联云:“老凤竟换巢,雨歇空山,凋零国学:劳蛛枉缀脑,春残大地,惆怅落华”。吴老这副挽联将他的作品名字以及笔名嵌入,非但对仗工整,且毫无牵强之弊。其中的《凤巢》和《春残》也是小说篇名。至于“雨歇空山,凋零国学”则除了切扣许地山的作品名《空山灵雨》之外,一词两用,极其精当。还有个“本事”,函盖许地山曾在青山寺院写过一篇著名的论国学文章也。
“嗟月旦停评,伯牛有疾如斯,灵雨空山,君自涅槃登彼岸;问人间何世?胡马窥江未去,明珠漏网,我为家国惜遗才”。这是郁达夫先生悼念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许地山先生的挽联。上联,悲叹文坛失去了许地山这样一位杰出的作家。“月旦停评”,取汉代许劭典故,传许劭好品评人物,其评论品题,月旦,指每月初一,每月变更,时称“月旦评”,“月旦停评”是说许地山去世,结束了著作生涯。郁达夫先生用此典,还有另一层寓意是以许劭之“许”来巧妙的暗喻许地山之“许”。伯牛,是孔子弟子冉耕的字。他生重病,孔去探望时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有疾”喻许地山生了重病,“灵雨空山”,因许的散文集名《空山灵雨》含悲,这里借用、寄托联作者对许地山的哀思,“涅槃”, 为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后佛教称僧人逝世登仙界为涅槃。“彼岸”佛教指超脱生死的境界。许地山先生好佛学,故以佛学语入联悼念他。下联痛惜国家失去了许地山这样的人才。当时日军侵华,所以联语发出了“问人间何世”的感慨,“人间何世?”语出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胡马窥江”,金兵于宋高宗时两次南侵,窥伺欲渡长江南下,这里即指日军侵华。“明珠漏网”,“明珠”代指许,“漏网”暗喻许的去世,这副挽联语意痛彻,感情真挚,用典遣词均与死者生平志趣紧密相关,贴切不移,可谓佳作!
在梁羽生的《联趣》剪报之中,还找到了一副陈寅恪大师挽许地山联,联云:“人事极烦劳,高斋延客,萧寺属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