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诗,壮怀激烈。元散曲《双调蟾宫曲•咏史》有:“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十八般兵器之槊,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丈八槊:槊的一种。长一丈八尺,故名。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槊的人寥若晨星。古代兵器讲求长度,也是出于克敌制胜的需要。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周礼•考工记卢人》)。后来盛行的蛇矛长一丈八尺。东晋陈安一手持“七尺大刀奋如湍”,一手持“丈八蛇矛大王左右盘”。丈八矛,也称槊,
出自声律启蒙 作者车万育联有曰:“横槊赋诗传孟德,引壶酌酒尚陶潜。”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多用于马上作战。它由矛和棒演变而来,其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悍猛的将领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部还装有三棱铁,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称,曹操横槊赋诗,用的可能是类似矛的武器。
旧小说有《尉迟恭单鞭夺槊》及古诗文中的“横槊赋诗”。而唐初单雄信用的枣阳槊,就已经独立成形了。“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演练时多走身法,风格别致。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诗曰:“貂裘宝马梁州日,盘槊横戈一世雄。怒虎吼山争雪刃,惊鸿出塞避雕弓”。《酹江月 驿中言别》:“横槊题诗,万事空中雪。”《随园诗话》“周故奇士,舞刀夺槊,豪气逼人。好个‘夺槊’之技,真乃‘尉迟’复生!”《咏飞将》云:“垂老犹横槊,穷愁未废诗。公瑾挥旗火箭急,阿瞒横槊黑烟飞;《血诗题衣中》云:“蹈海鲁连今仍昔,横槊阿瞒慨当慷。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辛弃疾《念奴娇》:“少年橫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是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橫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风生。因为唐代诗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更因为在《前赤壁赋》里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所以一说到“横槊赋诗”,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曹操,现今许多诗文也喜欢用“横槊赋诗”或“横槊”。梁应来联曰:“曹孟德横槊江上,温太真击楫中流,同一义勇;韩平原定议伐金,周公瑾力排降魏,各自英雄。”此两偶可作对,气势魄力相似,而不相同。《自题醉中所作草书》云: “酒为旗鼓笔力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