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钱德苍重辑的胡澹菴 《解人颐》开篇不知足诗有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比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台湾南怀瑾教授的著作里,举例这样写道:有一个读书人……他也落魄到了邯郸,……作了一首诗说:“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首诗对人欲的描述,真可说淋漓尽致。” 评语有曰:欲壑难填,贪心无足,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见物忘我,身为欲 驱,实不可取。至死难悟,世人苦多,如诗若此,唉哉呜呼!寥寥数笔,富有哲理。简简短短的一段文字,却将人的欲望的无止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是人皆会有私欲,就拿物欲来说,有的人觊觎于他人丰盈的物质生活,当然,以正当手段获取自己所期待的物质享受原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很多时候,很多人却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一步步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谁说偷盗、为娼是生活所迫,谁说行贿受贿、造假卖假是社会问题,其实还不是物欲横流的结果。即便是做到了皇上,也想长生不老。秦皇汉武,都想修道服食丹药,想永世长存。当时汉武帝身边有个最敢说直话的汲黯,连汉武帝也怕他。汲黯就批评汉武帝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这话很有意思!是说你啊,内心什么都想要,权力、国家、女人,什么都要,还要施仁义得天下民心,又要长生不老,求仙修道。这样想效法尧舜之治,能做得到吗?可见,要世人心里满足,就算是神仙圣王也没有办法啊!诗文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讲出的一番道理,也算说明了凡人俗夫的平实心态。无休止的自我欲望追求,漫无边际,水涨船高。大概人的痛苦和变态也是这样造成的。欲望泛滥之时,该拿什么去填补那私欲的无底洞。欲望战胜理智的时候,便会不顾一切地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各种社会问题也便由此而孳生繁衍。为此,“知足常乐”,也就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国人的人生格言和座右铭。
明•朱载堉《山 坡 羊》诗有曰:“逐日奔波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 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次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浅显易懂却有多少人能够看明白 。现代人以为脱凡入圣,遥不可及,其实不过二字“放下”而已。《佛遗教经》曰:“知足之法,即是富乐长寿之法。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以怜愍。”从小被告知要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同时又被告诫知足常乐,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无奈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清 •胡澹庵《解人颐》知足歌亦曰:“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得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多少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知足常乐”,虽充满了浓郁的道学色彩,但它和人生奋进,追求进步,攀登高峰并不相矛盾。人有千般烦恼都是源于心中的万种不知足啊!古人养生,能知足,便可放下贪欲妄想,何其自在安乐!佛家也教人“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人,就是第一富,第一乐,第一寿的人啊!因为,它们本是人生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说的是财富与欲念,当然应“知足常乐”;一个说的是理想和事业,当然要奋斗终身。评语亦曰:知足为福,无欲则怡,德比于高,欲比于低。廉者乐乐,贪者戚戚。知者悟之,不以物役。富贵不羡,贫贱不移。淡泊明志,业成于此。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诚意待人终有得,平心应事自无争;胸阔千愁似粟粒,心轻万事如鸿毛;心放静里寻真乐,眼望长空得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