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好奇爱看大人下象棋,总见棋盘上有楚河汉界几个字,因不懂就问了下棋的人,他们也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长大了拜读李清照那首大家可能很熟悉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乎有所感悟,后来读到历史对“重瞳戟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才知道楚汉相争的悲壮故事,结局竟是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引剑乌江自刎。一代英雄项羽手持宝剑,面向滔滔江水,低头而泣。不禁让人想起陆游诗句:“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的悲伤。
据安徽和县志记载,楚汉相争500余年之后,唐肃宗年代始建霸王祠,当时称项羽亭。规模很大,最盛时轩、舍、厢、室、楼、阁、亭九十九间半。久经历代兵荒马乱,雪雨风霜,但基本被保存下来,直到新中国解放后,乌江霸王祠建筑仍相对完整,历朝烟火不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殊不知天有不测之风云,一场空前浩劫,盖世英雄也难以幸免。景物全都毁于一旦,霸王祠被占用改为中学。这样一来除几间破屋及残垣断壁之外,其余大部分景物早已荡然无存。触景生情哪能不令人惆怅万端,大跌眼镜。
1988年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到安徽巢湖地区视察。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后,极为关心地对霸王祠的修复作了重要指示,并提议选用杜牧和王安石的诗句勒石立碑。短短两年后位于距南京浦口区仅一桥之隔的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的凤凰山上,临长江岸边竖起一座白墙青瓦,飞檐斗拱的仿清式建筑,顶脊两端鳌鱼昂首,破风角上珍禽异兽相倚,整个大殿雄伟壮观。两边的楹联的内容是:“拔山举鼎竟气杀范增岂天亡项;过市贪杯能封拜韩信而人附刘。”中间这副楹联是乌江当地著名的一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所写:“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棂星门赫然在目,一对石狮炯炯有神,“西楚霸王灵祠”六大字为著名画家韩美林所书。祠匾额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亲笔挥毫题词,字粗如斗,铁钩银划,武威耀目。祠內一尊项羽全身立像,头戴尖鼎钢盔,身披铠甲,手持利剑,重瞳戟髯,栩栩如生。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势,其它装饰金碧辉煌,让人无不肃然起敬。
按胡耀邦总书记的指示。大殿东侧壁上镶着两块黑色大理石诗碑,唐人杜牧所作《题乌江亭》毛泽东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所抄:“胜负兵家事有之,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另一块镌刻王安石《题乌江霸王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的石碑。诗联都不以成败论英雄,流露出作者对项羽的厚爱,但诗情慷慨而悲凉,寄寓着对项羽霸业未成深沉的惋惜,怎不催人泪下。也说明了胡总书记对这中外闻名的历史古迹和震撼史册的兴亡故亊了如指掌,看一个人的兴衰历史,不要只看他的一时一亊,还要纵观其整体的发展,通过这件小事从而让人们久久的思索。
还有点值得并提的是,祠内还保留一副原霸王庙的旧楹联是乌江当地人清代贡士范琴波所撰作,现中国书协副主席朱丹所抄:“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这副楹联很值得玩味。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上联的意思是: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项羽大多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看来的,虽然说司马迁是一位直言不讳,很公正的史官,并不感到象罗贯中笔下有意贬低曹操那样把项羽贬低,但他毕竟是汉朝臣子,他在写楚汉相争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偏颇之处。言下之意,现实生活中的项羽应比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更了不起。细读下联则更耐人寻味,杜师雄又名杜默,是宋时今和县南义乡杜村人,善歌赋,与文豪欧阳修、诗豪石曼卿并称三豪,并有诗集存世。早年在其家乡植了一株梅树,至今还枝繁叶茂,实为百思难得其解之事,联中之墓是指项羽之陵,木则指那颗梅树。其人虽有才学,但运气不佳,屡试不第,终生未能做个象样的官。说这一年他又参加乡武,成绩公布后,又未考中,他心情相当糟糕,遇酒家必进,一路狂饮。途经乌江已醉不成形,颠三倒四,踉踉跄跄来到霸王庙,点上一柱香,烧了起来,烧着烧着,他竟未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登上像台跪地,抱着项羽的塑像嚎啕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说到:呜呼,天下英雄者谁比得上大王,你千古独步的英雄竞不能成霸业得天下。我杜师雄也算是当今一豪士,世上文章唯我独尊,有谁又比得我杜黙,怎么就中不了举人,这难道是命吗?越哭越伤心,这时庙里的庙祝走出来说:你这样哭会惊动神灵的,况且天色已晚,你还是早点回去吧。送走杜默后,庙祝清理案台,一抬头,看见项羽塑像的眼角也挂下了两行眼泪,说是人与神的思想发生了共鸣,这就是“至今墓木有余悲”的来历。如今霸王祠柩木已朽梅树依然余悲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