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统称之为“寺”, 解释: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guàn)。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如“大理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诗经•大雅•思齐》 “离离在宫,肃肃在庙”《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奉祝皇族祖先灵位者称为太庙,世家或富豪宅邸内奉祀祖先处称为家庙。后有祭祀圣贤者,如祭祀孔子者称文庙或先师庙,祭祀武人者称为武庙。如山东曲的文庙、张家口的关帝武庙等, 皆颇著名。另有基于民间信仰而祭祀神灵的庙,如称镇守神祠为城隍庙、富贵神祠为财神庙,天妃庙(后改称天后宫)、娘娘庙等亦属之。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旧时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汉书•循吏传•文翁》:“文翁终於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唐杜甫《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此谓祀先贤之庙堂。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生祠》诗:“谁为建祠宇,惟留後人思。”。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观。《 观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新唐书•李叔明传》“道教的庙宇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