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溯古探今且谈西汉人到底吸烟否?
2013-11-04 12:22:52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古文献中“烟草”含义是什么呢?唐代黄滔《景阳井赋》有“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陆游《小园》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之语。这些“烟草”指烟雾笼罩的草丛,即蔓草之意。近阅某报所载《烟草述异》一文,说西汉人已吸烟草了,论据为西汉刘向之事,原文如下:“《刘向别传》更载:刘向夜诵、黄衣老人叩门而入,‘吹杖头烟’而授之天书。由是观之,这烟和烟竿,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有了,中国人之发现烟和吸(原注:吹之令人吸)烟,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据百度“中国人知道吸菸,大概在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寄居澳门,葡人早吸菸,前已言之,其来居澳门,习性未改,当系事实。印光任、张汝霖着《澳门记略》下卷《澳蕃篇》云:“其居香山澳者……服鼻烟,亦食菸草,纸卷如笔管状,燃火吸而食之。”

    《仁恕堂笔记》中就很明确地写道:“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此时中国人虽知有菸草,然尚无人直接输人,且亦无人吸食。吸菸之风盖起于明神宗时,波尔氏《菸草史》第六章云:“十七世纪初期,广东以与吸菸的西班牙人占领下之菲律宾,盛行通商,因此吸菸之风,迅雷疾风地侵人中国,在神宗皇帝之世,此种新风气,比向来吃茶之风殆有甚焉。”祁季闻《勇庐闲洁》注文记载亦同。《古书解读初探》“菸草皆来自海外,中土人得而种之,依法制之,既行。遂擅国业,淡巴菰出吕宋,明万历(神宗年号)末,漳泉马氏始造烟,传自九边。”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笔者认为此说非是,所引刘向事根本与烟草无干。刘向此事见于晋王嘉《拾遗记》卷六:“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仗藜(拄着藜杖)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元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亦载有此事:“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深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倚) 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可见老人所燃为“藜”,其“烟”乃藜燃烧后所冒之烟,与烟草和吸烟毫无关系。

    这“藜”又是何物呢? 藜,藜草也。——《说文》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灰菜”、“灰藿”,茎高数尺,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老茎质轻而坚韧,可为杖,藜燃烧时光亮耐久,可当烛用。《前汉•司马迁传》墨者,粝粱之食,藜藿之羹。《注》藜草似蓬。《尔雅翼》藜,茎叶似王刍,兖州蒸为茹,又可为杖。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刘向此事遂被后人用为夜读、勤学的典故,称为“燃藜”或“藜火”, 例如:《红楼梦》第五回载:宝玉随贾母等至宁国府赏梅花,中午欲小休,“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故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笔者注:宝玉素常不喜读书,所以看了刘向夜读的《燃藜图》,心里当然不大高兴。)

    江南水乡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这里的月份指的是农历,说的是藜蒿要看时节,这个时节是宝贝的菜蔬,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杆子了。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这根草说的就是藜蒿。南昌人爱藜蒿的味美,黎蒿在其心中分量很重。又如:明•李东阳《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云:“天禄阁中藜火动,相州堂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古城西安游記喜赋
·下一篇:《莺啼序》题记•融水斗马•芦笙节狂欢夜醉吟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