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从今天起,本平台依据授权陆续连载军中儒将田永清的代表作《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
第二天:青年人面临的三大课题(上)
青年,是人生的春天。青年人处于身体发育期、心理波动期、人生观形成期。
因此,青年人面临的三大课题是:成人、成才、成家。这三大课题处理好了,今后的人生之路就会比较宽阔,比较平坦。
我们今天谈的题目是“青年人面临的三大课题”。
青年,处于人生的春天,是最美好的年华,是为一生的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关于青年人的特点,有人说了这样三句话:一是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期,思想还未定型,可塑性强。二是处于身体的发育期,还在成长过程之中,如俗话所说:“二十三,蹿一蹿;二十五,突一突。”三是心理上处于“波动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相适应,特别是心理上还不成熟,搞不好容易出事情、犯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经常到军队和地方一些大学去作报告,每到一所大学,在报告之前,大学领导同志或学生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总要给我介绍一下大学生的有关情况。
他们共同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国家正处于战略机遇期、高速发展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大学生的主流也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和政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我听到这些情况介绍,从心眼里感到非常高兴。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代大学生有一代大学生的情况,一代大学生有一代大学生的责任,一代大学生有一代大学生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志说,现在的大学生有“五个不容易”:
一是考上大学不容易。虽然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但仍有不少高中生特别是家在边远艰苦地方的高中生,考上大学还是不容易的。
二是交足学费不容易。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虽然党和政府很关心大学生,学校设有助学金、奖学金等,但家庭和个人仍需负担相当数量的费用。这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问题不大,但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来说困难就大了。有的大学生父母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有的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上大学,永远受穷;一上大学,立刻变穷。”可见家长为孩子筹措学费之艰难。
三是拿到文凭不容易。有的一考上大学就松了一口气,对学习远不如考上大学之前抓得那么紧了。有的忙于谈恋爱、找对象,有的忙于研究““国粹”(打麻将),有的忙于学习“54号文件”(打扑克),有的忙于上网打游戏,成了“网虫”。这样,怎能搞好学习呢?又怎样能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呢?所以,在某些大学里,就出现了这样“四种人”:一种是一上大学就成了“研究(烟酒)生”,追求所谓派头,既抽烟,又喝酒。一种人是“高才(高财)生”,这种人家庭条件好,花钱大手大脚,摆阔气、讲威风。一种是“特困(特睏)生”,这种人平时热衷于吃喝玩乐,一上课就犯困、打瞌睡。一种人是所谓“留学生”,这可不是指外国来的留学生,而是少数大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几门功课不及格,只得留级当“留学生”。这“四种人”当然是少数,但也值得引起高度注意。
四是找到工作不容易。这一点大学毕业生都有深刻体会,我在后面还会谈到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
五是事业有成不容易。和过去相比,现在物质东西多了,选择的机会多了,同时各种诱惑也多了。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说,21世纪年轻人的通病是浮躁。有些人虽然大学毕业了,也找到工作了,但却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异思迁、频繁“跳槽”,不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这样就很难做出大的成绩,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其实,一个人一生只要真正做成一件事,就不简单了,就不枉此生了。有一位电视人这样说:“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抛弃你。”
我应邀到江西南昌大学作报告时,该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德友同志告诉我,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道路上,有两只“拦路虎”,也可以称之为“两大杀手”:一是痴迷恋爱,二是痴迷网络。退学的,拿不到文凭的,甚至自杀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引起的。还有人说网瘾犹如吸毒,一旦上瘾,便很难自拔。有些天才少年,小小年纪考上名牌大学,因为痴迷网络,只得退学。
关于恋爱问题,我下面会着重讲到,这里简单讲讲网络问题。网络的广泛应用,是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熟练地操作微机尽可能地开发微机的各种功能,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这是毫无问题的。但是,请同学们切勿忘记:微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微机是用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的,这样会带来方便、带来效率、带来好处。大学生不是小孩子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了,已经比较成熟了,不应该把微机当成玩具,而应该当成工具,要让它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如果还把它当成玩具,甚至玩得走火入魔,那就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害处,而且也和大学生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不相称了。我看到过一则报道,说是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周围,没有一家网吧,美国的大学生也鲜有把微机当成玩具的。我觉得,他们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中国大学生学习。
也是南昌大学的王德友同志告诉我,当代大学生有“六最”:最关心的是利益问题,最难懂的是价值问题,最苦恼的是关系问题,最感兴趣的是爱情问题,最担心的是就业问题,最想解决的是成才问题。这里只讲讲题目,因为我在下面会涉及到这些问题,所以在这里就不展开说
基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大学生面临三大人生课题:一是成人,二是成才,三是成家。下面分别说一说。
先说“成人”
成人就是指长大成人,学会做人。这里所说的成人,与到了十八岁就算成年人了还不完全是一码事。成人,既指生理上成熟,也指心理上成熟,只有两个成熟才算得上成人。生理上成熟主要靠岁月、靠营养,这一点现在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问题不大。心理上成熟不完全靠岁月,靠营养,还要靠学习、靠锻炼、靠修养。前面说了,现在的青年人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发育往往跟不上生理发育。所以,有的人岁数老大不小了,长了个“傻大个子”,但心理上并未成熟。青年人只有经过磨炼,吃一些苦,甚至经受一些挫折,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把青年时期的成长过程比喻为三个标点符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尔肯,见一青年写的《自传》只有三个标点符号:“——”“!””。”便问含义,青年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巴尔肯听后,将它修改为”、”“………”“?”三个符号、鼓励青年人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君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青年在巴尔肯的关怀鼓励下,终于成为有作为的人。
讲到成人,我想引用一篇短文。短文题为《青春》几十年来为一些军事家和企业家所熟知,可供我们参考。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啊,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
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灵魂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
60岁也罢,16 岁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童心,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与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 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这篇文章很感人,读来确实给人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它告诉人们,“青春”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个人,如果悲观厌世,即使年轻,也毫无朝气可言;而如果乐观进取,即使年迈,也会青春焕发。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就是这篇名为《青春》的文章。而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这篇美文的。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要看他在人格上是否具备“三性”。
一是独立性。就是待人处世有主见,有原则。有些人讲话投人所好,做事趋炎附势,为人像墙头的小草,随风倒。这种人缺乏的就是人格的独立性。许多人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即使自己的主张有可能得罪某些权势人物,但为了人民的利益,仍然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表现了人格的凛然独立。有没有独立性,是人格高尚与低下的重要区别。
二是坚强性。古诗曰:“人间少平地,世上多山岳。”生活的道路上也横亘着由各种困难组成的“山岳”。有些人稍遭挫折,就情绪消沉,萎靡不振;有些人只是登上了一个小“山岳”,就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人们对这些人的评价是:人格脆弱。我们当然应该做人格坚强的人。
三是成熟性。独立性、坚强性中,无疑也包含有成熟性的成分,但成熟性还有自己的要求,主要是指待人处世的全面与灵活。有些人为人很正直,意志也坚强,就是简单莽撞,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再说。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不分青红皂白,抵制了再说。这样的同志,人格的基本方面是好的、但还比较幼稚。
希望参军入伍的地方大学生在军营中要锻造坚强的人生。人们常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美好的话语,作为对别人的祝愿。但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客观世界总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每前进一步,将会伴随着艰辛。因此,各种失误和挫折在所难免。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厄运》中说过一句话: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接下去他又说:"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愈在烈火焚烧中,愈能发出浓郁的芬香。”多少在逆境中奋起的伟人和名人,都以自己那不屈的身姿证实了培根的名言。历史上有文王拘面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壮举。同他们相比较,邓小平同志政治上“三落三起””的非凡经历。更是高峰矗立,永垂青史。特别是在他第三次受到错误处理、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四人帮”曾断言:“他的政治生命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完结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不久之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复出,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干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业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
逆境,的确是人生的教科书。一个人的可贵之处,并不只是能在生活的顺境中扯满风帆前进,而是在身处进境时,也能够不消沉,从而抗争奋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邓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困难和挫折总是不可免的,只要坚定理想信念,面对面对苦难不气馁、遭受挫折不动摇,走出困境,战胜困难,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有位学者说过:伟人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当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理智,他则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通过反复磨炼自己,不断培养抵御挫折的能力,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二说“成才”
成才是指经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技之长,能够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做工作、做贡献。成才,有大才,也有小才;有英才,也有庸才。成才也不只是个时间概念,有的人少年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能成才,有的人一辈子也成不了才。
一个人要想成才,根本的内因是自己的主观努力。“天生我才必有用”,讲的是成才的可能性。要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用之才,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想真正有所作为,为党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有一张文凭还不行,单靠过去那点知识还不够,只有继续努力学习,刻苦锻炼,才能真正走上成才之路。须知成才的标志,不仅是学位的取得,更是对祖国、对人民做出的贡献。成才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要抓住自己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好时机,顽强拼搏,力争成才,创造辉煌。有一位年轻人说得好:“拼搏了年轻,就会辉煌人生;荒废了青春,就会一事无成。”要坚信不是天才也能成才。
要想真正成才,就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建功立业。
人在生活的道路上无疑会遇到很多的诱惑,如名利、金钱、物欲等等,我们面对这么多的诱惑却只能做出唯一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同时踏上两条生活道路。现代社会生活的滚滚洪流,打破了种种传统的禁锢和束缚,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人们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的满足手段。形形色色的诱惑,声光色味的感官享受,究竟以兴趣爱好、理想事业为重,还是以金钱、物欲为先?
诚然,只要不违法乱纪,人们有权利做出任何一种选择。只是选择前不要忘了先衡量一下自己。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每一行都有其奥妙与技巧,并非每个人对每一行都能胜任。譬如经商,羡慕富商大贾,却不知生意场上的经营、谋划也是需要一番心智与才力的,换了我们不一定就能挥洒自如。“不是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硬是去闯,往往是适得其反,于生活、于事业都有害无益。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发挥才智、技能的机会,选择的自由度大了,同时也容易使人这山看着那山高,频繁地跳槽、改行,不断地变化自己的生存位置,弄不好有限的人生就可能在这不停的转换中悄然流逝。
大学生要想成才,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生活,刻苦学习,顽强锻炼,提高本领,增长才干。我翻阅过 1995年第7期《大学生》杂志。这期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向大学生提出了十条建议。我看了觉得很好,在这里向同志们摘要推荐如下:
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对每个人都不同,在大学教育中,你投入什么就收获什么,恰恰是这一点使得大学教育的意义对每个人都不同,因为人们的投入方式各式各样。
有机会进入大学是一种荣幸,任何一种光荣的待遇都要靠不懈地努力来争取。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机会,你要遵循下列几点建议:
第一,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决定你从功课和老师那里获得多少东西。你必须抱着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明白它对你的人生意义。
第二,放弃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为标榜自己不是老师的宠儿,不向老师谄媚的愚蠢做法。这里是大学,你要尽快长大,严肃认真地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记住,你的大学成绩将伴随你走向未来。如果你的成绩单上全是“及格”,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正努力。请你努力做好一切。
第三,要有主见。不要轻信别人说这个老师“如何”或那门功课有多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背景不同,工作准则也不同。有些事情对这个人来说很难,而对那个人可能易如反掌。
第四,要勇于冒险。努力发现自己的潜力,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你要做审慎的冒险--有利于个人成长的乐观冒险。
第五,要勇于承担责任。你或许能找出种种理由来解释自己对学习兴趣不高。不要找借口!学无止境,抓住任何机会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知识。如果你离开大学的时候还跟进去时一模一样,那你怪不得别人,只能怨你自己。大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你得主动促成这些变化。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经磨难不成才。
第六,认识到大学生活就是生活本身。这不是你生活的序曲、准备或前奏。你的价值观、你的兴趣以及工作准则早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形成了。无论是好是坏,20岁的你很可能就是60岁的你。研究证明,如果你现在心情愉快,善于自我调节,你老了也会是这样。如果你身上有些东西连你自己都不喜欢,像缺乏自信,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武断,容易焦虑,不够开放,没有自觉性,缺乏领导素质以及做事拖拉等等,你要马上采取行动,加以改正。
第七,学会提问。有关这一点,你的中学老师可能已经讲得很清楚。经常提问是提高生活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有问题的生活空洞而没有意义。
第八,多方征求意见。良好的建议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你得经常找你的导师及业务课辅导员谈心。懒人只听一面之辞,而不考虑消息的来源。懒人在做出重大决策前不愿听取多方意见,聪明的人则广泛猎取信息。
第九,充分利用资源。早点这样做。要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光靠好的分数和推荐信还不够。你在大学里做过什么社会工作也很重要。我们有上百个俱乐部、学生组织期待着你的加入,尽快把自己融于大学生活中,时光飞逝,一切不会再来,不要等到大三或大四才开始投入。一个在大学里活跃的人,往往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样充满活力。用人单位喜欢活跃而参与意识强的学生。作为一个活跃而积极参与的人,你绝不会泯然众生。记住,庸庸碌碌的人可能有众多同伴,而跑在前面的人总是少数。
第十,保持乐观。如果你好学上进,想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想一旦有人要求你干什么时你就能胜任,你就不会对大学生活感到头疼。事实证明,乐观主义者在大学里表现更好,分数更高,收获更多,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也更容易对自己的成果表示满意。
以上这些建议很值得你们讨论,它们不仅适用于大学教育,也可以作为今后的生活信条。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只有通过客观存在的条件与你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大学毕业生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抓住大好时机,早日成才,早出成果。今天社会上对青年人的看法在人们眼中,包括青年本人,仿佛都觉得二三十岁这样的年龄还未脱稚气,还干不了什么大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社会很稳定,好些人生活又太安逸,因此就把青年人的成熟看得很慢,似乎到了二三十岁还得别人扶持着。这个观点一定要改变。其实人到了二十多岁就成熟了,许多事情都可以干了。历史上二三十岁就干大事业的人多得很哩!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些二三十岁的人,已经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成为赫赫有名的战将了。
一般地讲,一个人到了三十来岁,体质就到了抛物线的顶端,往后身体条件就慢慢差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因此,大学生应该从青年时候起,就刻苦努力,发奋图强。要有理想,有志气。如果害怕艰苦,贪图安逸,迷恋小家庭,那就很难有大的作为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人生三种最佳时期。
美国科学家认为,生命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交换”的过程。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让位于智慧、快速敏捷让位于深思熟虑,激情让位于理智。美国研究人员作了如下统计:
一、最聪明时期:一般为18~25岁。30岁上下时,记忆力尤其是进行数字运算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心理学家认为,这时人的其他方面的智商数上升了。
二、最佳创造力时期:一般为30~39岁,但对于聪慧的人来说,创造力不受年龄限制。
三、最佳健康时期:男性是15~25岁,女性是15~30岁。男性在最佳健康时期里,肌肉结实,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强,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最强。而女性的最佳健康时期要比男性多5年。同时,诸如关节炎、风湿病、心脏功能紊乱,这一类老年性疾病,男性在60岁左右开始出现,而妇女却要在65岁前后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