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随中央红军长征的脚步,继续西行,从湖南宜章县城(城关镇)到嘉禾县甫口社区彭家村。
行驶路线:离开宜章县城,先上[G4]京港澳高速公路,再转[G76]厦蓉高速公路,从嘉禾出口下高速路,经过车头镇转去甫口。参考路线如下(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下画杠数字是行驶的大约公里数):
宜章县城[G4京港澳高速路](往长沙方向)35km→转[G76厦蓉高速公路](往成都方向)76km→嘉禾出口上[S315]省道向南12km→车头镇1km→向西上[S322]省道(往甫口方向)6km→彭家村1km→赤硃岭红军烈士墓。
我们的目标是去甫口的赤硃岭红军烈士墓,这里有几十年来四代人守护红军墓的动人故事。
当年的嘉禾县甫口村现在是嘉禾县甫口社区彭家村,赤硃岭红军烈士墓就在村外不远处。
红军长征足迹:
1934年7月,红六军团长征经资兴、郴县、桂阳、新田,进入嘉禾广发、莲荷、石羔。
11月,中央红军红三军团经桂阳、进入嘉禾普满、行廊、龙潭、袁家、车头、石羔;红八军团经桂阳进入嘉禾龙潭、袁家、塘村等地。
国民党第二十七军军长兼二十三师师长、第四路追剿司令李云杰率领二十三师、十五师共一万多人从江西出发“追剿”红军,昼夜兼程赶到了嘉禾。
11月16日傍晚,红三、红八军团一部从桂阳大塘乡的元里村进入嘉禾县普满乡的太平、石角塘等村,并将司令部设在了石角塘。在途经行廊乡桐梁桥时,与敌李云杰部打了一场遭遇战,很快击溃了李部,通过了桐梁桥,当晚在石角塘、行廊、邝家等地宿营。另一部分红军从桂阳燕塘进入嘉禾的龙潭、袁家等地宿营。
11月17日,红军一部从行廊、邝家出发,前往田心乡的黄甲等地准备渡过钟水河,向宁远方向进军。途中,发现有国民党守军,我军又返回了行廊与大部队会合,向车头一带前进。傍晚时分,红军部队到达井洞、车头一带。
这时,李云杰害怕红军攻打嘉禾县城端了他的老巢,急忙调遣重兵抢占车头桥和锡崎岭,企图将红军阻止在钟水河以东。
为攻占李云杰部把守的车头桥,红军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在车头桥下游麻地河段派一支小部队泅水渡河,佯攻县城。傍晚,红军部队陆续在车头桥集结,通过周密侦察,组织火力对敌守桥部队发起了进攻,一举摧毁了敌人设在桥头的炮楼,夺占了车头桥。与此同时,红军在钟水河上游甫口处迅速架起了浮桥。红军主力很快渡过了钟水河,向石羔乡甫口、下车方向挺进。
敌李云杰不甘失败,又在甫口、下车设置了封锁线。其中配备有重型武器的敌军两个连占领了锡崎岭。
中央红军“红星”纵队为了快速通过,只用少数兵力在正面佯攻锡崎岭,主力部队从两侧包抄过去,使敌军腹背受挫。在攻打最后一个山头时,敌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和险要的地势进行阻击,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击毙敌连长王玉成以下百余人,红军指战员也有30余人壮烈牺牲。
中央红军突破敌军封锁后迅速离开嘉禾(县),向蓝山(县)方向挺进。
红军撤离后,当地群众将在锡崎岭战斗中壮烈牺牲的34名红军战士的遗体合葬在赤珠岭(赤朱岭),称为“红军墓”。这是红军长征经过嘉禾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
我们到达彭家村时,村民们看见我们“重走长征路”的队旗,围过来告诉我们可以找彭作恭的家人带我们去烈士墓。彭作恭的家人就是“四代人守护红军墓”的主人翁家人。
四代人守护红军墓的故事:
甫口村村民彭助立在读嘉禾县立第一高小时与萧克相识并结为好友。萧克是嘉禾人,在长征中先后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彭助立早在1925年12月就与革命人士有接触,那时,毛泽东委员委派胡启霖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嘉禾,进行农民运动协会的筹办工作。彭助立把胡特派员藏在自家的牛栏楼上,协助他开展工作,一家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并与胡特派员结下了深厚友谊。胡特派员一直在此工作到1926年10月。甫口村农协会成立后,彭助立又协助农协会长彭雄在创办了农民子弟小学和农民夜校,传授文化知识并宣传先进思想。
1934年11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来到甫口村,让村民们知道了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11月18日(农历10月28日),中央红军“红星”纵队后卫部队渡过钟水河向蓝山(县)土市方向前进,经过嘉禾县甫口村时,与据守在此的国民党第二十七军军长兼二十三师师长李云杰的部队相遇,在村外的锡崎岭激战。
当敌军离开甫口村后,彭助立与农协会长彭雄带着农协会员去山岭上察看,当时,彭助立儿子彭作恭也跟上山去了。只见战场上好几处有牺牲的红军或仰或卧,特别是在一条山道边,13位红军战士的尸体交叠在一起,身上染满了鲜血。
为安葬牺牲的红军,彭助立与农协会长彭雄等人返回村里后,组织乡亲们捐钱捐米,用来请人安葬牺牲的红军烈士。最后,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34位红军烈士的遗体合葬在赤硃岭山坡上,取名“红军墓”。
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每年清明节和红军牺牲纪念日,彭助立都要带着家人去红军墓祭扫,平时只要到赤硃岭方向的田里劳动,他们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到红军墓上看看。红军墓由于在山坡斜面处,雨水会将泥土冲走,彭助立便带家人在红军墓周围修起排水沟,不时为红军墓添土。
1944年10月,彭助立临终时郑重地交待儿子彭作恭一定要守好红军墓。彭作恭牢记父亲的遗训,接力守护红军墓几十年。“文革”期间,彭作恭因为是教师被列为“臭老九”,作为批斗对象被“管制”,他依然偷偷跑去清理修整红军墓。1975年,为了让后人永远纪念红军烈士,彭作恭决意要给红军墓立碑!当时家里人口多,收入低,无力制作新的墓碑,他便决定把自己祖父坟前的墓碑改做成红军墓的墓碑。这个想法理所当然第遭到族人、家人的反对。经过他反复再三地做工作说服大家,最后,还是把祖父墓碑上的碑文改写成了“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在他的影响下,甫口学校的师生不仅为红军烈士扫墓,而且在红军墓周围栽种了四季常青树、草。彭作恭的儿子彭子文也成为彭家的第三代守墓人,他每年都要用红色的油漆把墓碑上的碑文重新涂刷一遍。
2004年11月,彭作恭的孙子彭海涵入伍了,临出发的前一天,和父辈一起来到红军墓前扫墓、祭祀。
就这样,彭家四代人几十年守护着红军墓。
我们从彭家村村口左转,沿一条水泥路就行驶到赤硃岭红军烈士墓旁边。当年这里是一条石板路,红军就是从这条路经过嘉禾进入永州蓝山的。
1975年,甫南中学师生为红军墓立碑“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984年,嘉禾县县委、县政府立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86年,红军墓被嘉禾县列为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嘉禾县人民政府竖立“红军墓”碑。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长征》纪录片时,把红军墓收录其中。1998年,嘉禾县人民政府专门修筑了从公路通往红军墓的水泥小路。2010年嘉禾县对红军墓进行了一次维修,扩宽了进入墓区的水泥路和墓坪,更换了新墓碑,新立标志说明碑一块。2011年元月,以湘政函[2011]21号文件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烈士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3平方米,墓围面阔6.6米,进深6.3米,周边花池2.5米,墓冢宽3米,进深5米,高1.5米,水泥盖面。中间立墓碑一块,碑文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墓右立标志说明碑一块。墓区右侧立“红军墓”碑一块。
这是我们2014年拍的照片,和之前嘉禾政府网上的彭助立扫墓的老照片有所不同了,那时的墓碑是老式的,可能就是彭助立家祖坟上的碑改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