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随红军长征的脚步,继续西行,从湖南汝城县的文明乡到宜章县里田乡。
行驶路线:离开文明乡沿[G76]厦蓉高速路继续西行到宜章县里田乡。参考路线如下(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下画杠数字是行驶的大约公里数):文明乡(沙洲村)1km→上乡道右行2km→文明乡政府2km→重回[S324]省道2km→[G76厦蓉高速路]文明入口12km→里田出口2km→右转上[S324]省道1km→里田乡政府2km→上[Y704]县道3km→中塘村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后,在汝城县文明乡(文明圩)经过休整,继续向西,11月7日至18日路经宜章县境。
红军长征足迹:
1934年11月7日,当大部分红军尚在文明圩集中、休整时,中央红军前卫第三、第八军团为右路继续向西,兵分两路从汝城进入宜章,一路从汝城的文明进入宜章长策大屋塘到达平和;另一路由汝城的文明进入宜章里田塔下山经上渡、中塘,经过赤石到平和会合。同时,红军与宜章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经过中塘村的这一路红军,有一部在中塘戏楼的厢房里宿营。
红军在中塘村留下了多条标语,还留下了借据的故事。
中塘村位于里田乡的东南面,距乡政府约5km,东与汝城县的长垅接界,南与广东乐昌市的白石镇富村毗邻。明正统戊午年(公元1439)村民由乳源八板桥迁入,迄今已570余年。
我们到达里田乡中塘村,在村口就看见了院墙里的戏台(戏楼)。院墙里也是村里的学校。这时学校没有上课,听到我们说是重走长征路的,学校的值班人员开了大门,并指给我们看留存下来的红军标语。
中塘戏楼在村中现在的建筑里,显得与众不同,一眼就看出来是老建筑。
中塘戏楼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丙戌岁孟夏月由中塘村黄氏捐建,是典型的晚清砖木结构建筑,精致,美观。戏楼顶高10余米,厢房内空长3.76米,宽9.8米,共36.85 平方米。戏台的东、南、西三面用青石条砌就,高1.66米,宽5.7米,长5.8米;台面为木板地楼,面积 33.06平方米,敝开式,硕大的圆木柱撑起斗梁、翘檐,雕梁画栋。戏台背面是木屏,一副年久斑驳的对联,其字迹依稀可鉴,上联:玉佩光摇银汉月;下联:霓裳色映碧霞天;横批:黄流在中。对联字体遒劲有力。
现在看起来,这个不大的戏台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但在当年,中塘戏楼却是远近闻名的,一是戏楼选址好,戏楼坐北朝南,在小山冲里,四面环山,冬暖夏凉;二是演唱的音响效果好,山冲是一个小盆地,周边高、戏楼低,四面的山坡森林覆盖茂密形成了自然的回音壁,台上演唱者抑、扬、顿、挫的台词和唱腔能够清楚地传到台下的观众席中。
中塘戏楼由于有以上两大特点,当年,方圆百里在宜章、汝城、郴州一带巡回演出的戏班都喜欢到这里演出,戏班来了一唱就是好几天。
在这里演戏多了,也就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年的冬季,有一个戏班在此演唱“活捉三郎”,开场锣鼓已经敲响,唱花脸的演员匆匆上场,忘记了戴上胡须,急坏了班主直向台上比划,台上的演员急中生智,自编台词:“好!好!好!今天的山风真不小,把我的胡须吹掉了,嗨!嗨!嗨!小的们,快把我的胡须送上来。”后台人员从台边将胡须抛出,演员一个鹞子翻身接住就带上了。这个插曲惹得台上台下哄堂大笑,戏迷们不但没有责怪演员出现的失误,反而赞赏戏班子的急中生智,一直传颂至今。
上个世纪60年之后,古戏楼以放映电影为主,每年的正月元宵节之前当地农村的文艺宣传队都会来此演出,有时一天有两个班子演出,县祁剧团也偶尔会到此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修长垅水库的革命造反派将戏楼的雕梁画栋、镂刻毁坏,致使戏楼严重受损。2006年,在戏楼的东侧建了中塘小学和中塘村级活动中心,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贴着瓷砖与古戏楼为伴。
当时红军在戏台墙面写下多条标语,估计是因为这里易集聚人群,能够向更多的人宣传红军的主张。红军走后,国民党军用石灰将标语涂盖上了。此后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蒙在上面的石灰逐渐脱落,又部分显露了出来。
如今,尽管戏台周围已经面貌大变了,所幸老戏台基本保持着原貌。
在戏台东、西两侧的墙面上(六边形窗户的上方),从右向左书写的两条彩色红军标语赫然在目,一条标语写着“向工農開門”,另一条标语“从头……”只剩头两字依稀可以辨认。标语应该是用含有矿物质的黄土写就的,近似如今的黑体字,粗犷有力。在每条标语的头一个字上方,还装饰性地画了三条横线。
我探头看看这两条红军标语所在的窗户里,不知是否就是红军当年宿营的厢房,感觉房间很小,住不下多少人,估计红军部队里不少人还是得露宿吧。
中塘村的村民们对老戏楼的现状忧心忡忡,希望借助保护红军长征纪念地的机会,保护这座清代古建筑。
在里田乡中塘村这里,也有当年长征留下的收据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