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在排练《黄河大合唱》。(《人民画报》资料室供图)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人民画报》资料室供图)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乐谱的手稿。(《人民画报》资料室供图)
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是第一次以大型民乐的方式演绎这个作品。(《人民画报》王蕾摄)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绎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乐章。(《人民画报》资料室供图)
前卫文工团改编《黄河大合唱》中的男生对唱和女生独唱《黄河怨》两个乐章,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原作中的人物、情景等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人民画报》王蕾摄)
前卫文工团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人民画报》王蕾摄)
2012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在济南市八一礼堂,由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精心打造的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华丽上演。在前卫文工团艺术家们的演绎下,二胡、唢呐、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配合舞台剧、LED屏动态演示,给予这部音乐经典以新颖解读和别致展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说起《黄河大合唱》,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黄河大合唱》诞生在延安一间简陋的窑洞里,最初的演奏乐器也只有因陋就简的十几件。
1939年农历除夕之夜,冼星海和来延安进行慰问演出的抗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一起聆听了诗人光未然的新作《黄河大合唱》。这是光未然根据1938年和1939年两渡黄河以及在黄河两岸行军作战时的所见所感写成的。当诗人将400多行词朗诵完毕,一直静坐聆听的冼星海一跃而起接过歌词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为了创作好《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没有立即动笔,而是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光未然与三队的同志们详细了解抢渡黄河时的情形以及船工号子的铿锵之声。之后,被激起创作灵感的冼星海在窑洞内连续创作了6天6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8首合唱、齐唱、独唱、对唱、轮唱作品的谱曲。
曾在法国学习音乐的冼星海有喝咖啡的习惯,这在1939年的延安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求。冼星海就把黄豆磨成粉,制成了“土咖啡”。于是,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狂野的音乐巨著就诞生在“土咖啡”的芳香中。
抗战时的延安条件艰苦,如何演绎这部恢弘的作品,成为摆在冼星海面前的难题。当时在延安能找到的全部乐器,也不过是笛子、口琴、三弦、锣和鼓。冼星海和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便开动脑筋,创造乐器:煤油桶被改成了低音胡琴,搪瓷缸子里放上一把勺子就成为新型的打击乐器。
1939年5月11日晚,纪念“鲁艺”建校一周年晚会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便是《黄河大合唱》。当鲁艺师生在简陋的乐器伴奏下表演结束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从此,《黄河大合唱》不胫而走,不少人将《黄河大合唱》以手抄本的形式带出延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传唱大江南北。
从最初简陋乐器奏响的民族最强音,到后来家喻户晓的大型交响乐和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再到今天,作为全军唯一一支民乐乐队,前卫文工团首次以传统民乐的艺术形式再次了演绎《黄河大合唱》,诠释黄河精神。听惯了管弦乐带来的“黄河在咆哮”,二胡、唢呐、琵琶等带来的“黄河”更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回眸这部经典传唱70余载的历程,虽版本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迥异,但黄河所凝结的民族魂却从未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