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北大荒
(特约撰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
北大荒,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如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场,总人口170万人。
1947年6月13日,在镜泊湖畔的宁安县境内,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郭沫水摄)
奉献在北大荒:大豆育种专家吴陆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供稿)
1974年,哈尔滨知青梁晓声(后排右二)上大学。(周确摄)
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还未停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就着眼于新中国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决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创办一批“粮食工厂”,多打粮食支援前线,积累经验示范农民。陈云、李富春等人亲自筹划,精心部署,于1947年在黑龙江创办了第一个国营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按照中央指示率10万复转官兵开赴北大荒,掀起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高潮。此后又有5万多名军地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青投身北大荒,三代北大荒人在渺无人烟的冻土带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产出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政府合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机械化农场——友谊农场,以此为模式组建了机械化的国有农场群。改革开放初期,北大荒以巨大的勇气深化国有农业企业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1995年开始,垦区粮食单产先后超过黑龙江全省和全国农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