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刘少奇是我党公认的理论家,其群众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鲜明的阶段性,既有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共性,又有切合实际的个性。中共七大前,在抗日战争年代和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群众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奠定了群众工作理论基础;从中共七大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总结,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光辉;建国后进一步发展了我党群众工作理论,着重于从革命到建设转型的反思中研究群众工作,更为博大精深。 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实践中,根据自己深厚的马列主义修养,不断总结提升我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经验,最终凝练成完整成熟的群众工作理论体系,把党的群众工作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当前及今后做好群众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刘少奇;群众工作;理论特色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理论建树,尤其是他的群众工作理论永远闪耀着时代光芒。在中共七大上,他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党的群众路线地位和群众工作观点都做了深刻阐述。刘少奇的群众工作理论有着鲜明的阶段性,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过去我们对于刘少奇的群众工作研究,大多局限于基本内涵方面,而忽略了其发展过程的阶段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刘少奇不同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异同,找出其规律性和阶段性轨迹与特色,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因势利导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很有帮助。
一、中共七大之前,在建党早期和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积累了宝贵的群众工作经验,指导了群众工作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职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者自己解放自己的原则,使无产者和人民大众自己认识自己,组织并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维护自己的共同利益而奋斗。在建党初期和抗日战争年代,如何领导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开国元勋一道,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丰富和提升了群众工作理论。
(一)认识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依靠对象和力量源泉,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辉煌的真理。刘少奇作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对这一真理的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深化。1926年9月,刘少奇在悼念廖仲恺遇难一周年所撰文章中指出:“中国工农阶级,是社会各阶级参加国民革命中之最主要力量”。当时国共两党处于第一次合作期间,因此他提醒国民党“一定不要忽视这个主要力量”。同时他总结了孙中山、黄兴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认为:“孙中山先生革命四十年,其所以尚未成功的缘故,就是没有得到占国民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积极参加。”刘少奇认为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就“必定要使这个革命与工农群众发生切身利害关系”,“一定要真确地为工农利益而奋斗,继续不断地增加工农群众的利益,真确地谋得工农的解放”。 这就阐明了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呢?因此必须要有为广大群众利益奋斗的纲领。群众的力量与群众的利益,这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那就是:共产党只有全心全意为群众奋斗,才能对广大群众具有吸引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二)强调党群关系的必要性。建立正确的党群关系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刘少奇对于党群关系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必要性的理解较为深刻。1937年5月,中共在延安召开白区党代表会议,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他认为正确建立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千百万群众参加民族革命的必然要求。他根据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转变,及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了建立党与群众的正确关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论述了信任群众和依靠群众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最忠实地为群众的利益而斗争”从而使他们接受党的主张,服从党的领导,密切党群关系。同时他着重指出,建立正确的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共产党“同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的重要工作之一。”
刘少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共产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地践行群众路线,真心实意地做好群众工作。他在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农村、城市、工厂、矿山,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为制定正确的工运方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广大工人群众为自身利益而斗争。他在主持北方局工作期间,深入群众总结了白区地下党的斗争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引导有志青年和进步学生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自发地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懈斗争。
(三)注重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对于正确的群众路线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一切依靠群众的必要条件和党的生命线,认为只有切实保护群众利益,才能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群众自觉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依靠力量。他指出:革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毫无意义”。 此外,刘少奇对群众运动的发动与控制也有自己得套路。他主张,在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党组织必须正确对待群众运动中的左倾过火倾向,不能压制,只能引导。
在中共七大之前较为长期的革命斗争期间,刘少奇直接领导和发动群众参与党的地下斗争,如在成功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奉天纱厂工人大罢工、中东铁路工人大罢工之后,及时总结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保护群众的工作方法,有效指导了全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在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地位。
1945年4-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吹响了动员中华民族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首次全面、系统、科学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并提出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他也在这个报告中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作了全面阐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概念、观点、主张的科学界定。
(一)首次提出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概念。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 这一论断就把党的一切工作均与群众路线紧密联系起来,用两个“根本”摆正了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所应有的位置。刘少奇1946年3月至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指挥所”西柏坡领导土地革命时,经常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决定政策要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执行政策也要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在刘少奇的群众观念中,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
(二)准确阐明中共代表群众利益的观点。刘少奇认为,人民群众要想获得完全的解放必须有先进的政党来领导。“人民群众必须有自己的先锋队,而且必须有如我们党这种性质的先锋队,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才是可能的。人民群众如果没有自己的这种性质的先锋队,就将使人民群众没有革命的领导,而如果没有这种领导,就将使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遭受失败。”从另一方面看党的宗旨和根本立足点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一利益,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它必须在各方面,首先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民群众,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然后先锋队才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为实现其利益而奋斗,就会有人民群众这一无穷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