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才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誉观,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刘少奇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以至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刘少奇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各个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将来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还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面对精神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丰富党建思想、党建理论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历史背景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代伟人刘少奇早年的光辉著作,与《论党》、《论党内斗争》被称为党建“三论”,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起草于河南豫西渑池八路军兵站;1939年1月至3月初稿完成于河南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刘少奇于1939年7月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1939年8月至9月分为3天4期发表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后经几次修改完善,成为单行本几十次在中国和世界出版发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1、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内外矛盾交错,党员成分复杂,中共处境十分困难,加强党员思想建设迫在眉睫。
1935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到达陕北延安杨家岭安营扎寨,建立了中国革命指挥所。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重,适时通电全国并号召各民族各阶层全面抗战。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逐步转入极其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为了集团利益,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狭隘政策,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对中国共产党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要完成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就不得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其一,如何确立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其二,如何在根据地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其三,如何在思想上、行动上统一奋斗目标,担当起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
2、刘少奇旗帜鲜明地抓着手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帮助党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以纯洁党的队伍。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党的基层组织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为适应形势变化和抗日战争需要壮大党的队伍,在陕甘宁边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展了大批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很快增添了新鲜血液,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内鱼龙混杂。刘少及时指出:“加入我们党的人,不只是来自社会上的各阶层,而且是带着各种各色不同的目的与动机而来的……”。如果党员“没有清楚而确定的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也就难以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
3、刘少奇先后出任中共北方局和中原局书记,一直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修养摆在突出位置,开拓了党的思想建设新领域。
1936年至1938年,刘少奇在领导中共北方局工作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非常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党性锻炼。他多次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写信,谈自己的看法:对于大批从全国大城市涌入延安和根据地的新党员,表示极大的高兴,因为这是革命蓬勃发展的一个表现,是进一步扩展革命所十分必需的力量。对于这批新党员,必须要加强党性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非常必要。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并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这引起了刘少奇的强烈共鸣,促使他开始思考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加强自身修养,克服各种错误思想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策问题。六届六中全会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了“关于中央工作规划与纪律的决定”等九个党规党法文件,这些文件都是由刘少奇主持起草并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使他更加产生了写作“论共产党员修养”的强烈愿望。
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撤销了以王明为书记的长江局,成立了中原局和南方局,刘少奇出任中原局书记,周恩来出任南方局书记。11月23日,刘少奇率领中原局组成人员离开延安,奔赴中原。11月28日,刘少奇秘书、警卫、机要人员一行17人离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绕道潼关改乘火车前往豫西渑池八路军兵站。12月20日,刘少奇组织中共豫西特委在渑池兵站窑洞里,召开了豫西特委扩大的干部会议,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号召大家作好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他还根据中央的指示,撤销了豫西特委,成立了豫西省委,将原特委所属的五个中心县委改为五个地委,调整配备了省委、地委组成人员。刘少奇在渑池,根据多年对党内生活的观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粗麻纸上撰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分为修养的基本条件;共产主义事业是空前伟大的、空前艰苦的事业;同志中对共产主义事业之伟大与困难的认识;总结等4个部分,一共6页,并在豫西省委举办的两期党员干部训练班上首次宣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
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完成了整顿和加强豫西地方党的组织工作任务后离开渑池,途经洛阳、南阳抵达河南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刘少奇到达竹沟后,立即投入到发展中原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伟大实践中。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使河南、湖北、安徽地区成为我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被誉为中原地区“革命摇篮”、“红色基地”和“小延安”。大批青年纷纷涌入延安、竹沟和各抗日根据地参加党组织和新四军,共产党如燎原火种,传遍神州大地。
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学生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教育,在中原局机关驻地竹沟,刘少奇坚持每天晚上聚精会神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党建理论的经典著作和“四书五经”,结合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多年以来的调研成果,在渑池写就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讲演稿,讲演稿在“提纲”的题目上加上“论”字,使之成为最后定稿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其主要内容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研究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2)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修养,包括具有正确的公私观、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3)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即能够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同党的组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党员个人之间的关系;(4)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即具有广博的知识,精通业务工作,办事能力强。刘少奇在竹沟多次向中原局和省、地、县干部,向留守处干部和党训班、教导队学员讲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使中原地区各级党组织达到了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
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社会价值
1939年3月18日,刘少奇从中原局返回延安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在延安期间,一面抓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一面继续负责指导华中地区抗日斗争。
1、由演讲题纲到报刊连载,《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
在延安期间,刘少奇住的窑洞紧挨着时任中宣部长和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窑洞,他俩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在一起探讨党的理论和若干历史问题。刘少奇谈及过去党内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谈及对大批吸收新党员的喜悦和忧虑,强调在党内树立正确思想的必要性,张闻天感同身受。一天,张闻天邀请刘少奇去马列学院演讲,他欣然应允。7月8日和12日,刘少奇两次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每次向学员们作了3个小时的演讲。刘少奇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党内生活的观察,详细地阐述了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修养、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首次公开提出了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