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月3日,中共中央电复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指出:“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 “希望你们在淮海方面打几个大胜仗” “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是集中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中共中央这个战略决策和相应的组织决定,由于敌情的变化和我军内部不同意见的讨论,未能立即付诸实施。 10月上旬,敌情发生变化。国民党军队得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主力北移,并且得知山野、华野主力有进攻宿迁、截断其后路的企图,便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一面由淮阴、淮安东犯涟水,威胁华野后方,一面由鲁南进占峄县、枣庄,威胁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10月7日,粟裕和张鼎丞、邓子恢连发3封电报给陈毅,建议首先歼灭由淮阴、淮安东犯涟水之敌,同时积极准备执行淮北作战任务。他们认为,如此才能保障坚持苏中之后路,对今后进入淮北亦有很大帮助,否则苏中全失,于华中不利,于山东及整个大局亦不利,并且提出:“盼军长来此间统一指挥”电报中说:“我们始终认为,统一指挥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因此建议山野、华野司政机关必须合并,不要仍存两套司、政” “为确保指挥统一、指挥协同计,建议陈、粟会合在一起”陈毅于10月7日和8日电复张鼎丞、邓子恢和粟裕,同意华中野战军南移的作战计划,同时提出:“目前趋势是分布南北作战,你们南下负责打南面,我在北面照顾” “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 “我便不能南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 10月9日,陈毅决定山东野战军回师。他在发给中共中央并告华中和山东负责人的电报中提出:“我意山野必须迅速回鲁,华野应迅速北上或派队巩固淮海区” “或竟不顾淮海糜烂,让山野北上打仗之后再南下。”
华中分局张鼎丞、邓子恢、曾山接到陈毅10月9日电报,当天就发电报给中共中央,陈述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山野、华野分开行动,对将来战局无法改变,对全国战局亦有害处”因此“坚决反对陈这种布置。”第二天又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并告涟水前线的粟裕、谭震林,说他们三人当天就去陈毅军长处商谈。
他们的做法,无论是向中共中央报告自己的意见,还是向陈毅当面陈述自己的意见,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现象。当时,粟裕正在涟水前线,并未参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发电报提意见这件事。恰在此时,敌情又发生变化。两淮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得知华野主力南下,立即停止向涟水进攻,而集结于两淮附近。粟裕和谭震林决定,停止与两淮东进之敌作战,华野主力转兵北上。粟裕、谭震林于10月10日将上述决定报告华中分局。10月11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并陈毅和华中分局,建议集中山野、华野主力沿陇海路西进,威胁徐州,直逼津浦,迫使鲁南、淮海之敌回援。他说:“目前鲁南局势骤紧,此对华中之坚持亦有极大影响。鲁南不保,华中将难于坚持。但华中如不能坚持,则将使我大军局促于鲁中地区更为不利,造成山东莫大困难。为挽救此种危局,非集中华野、山野全力以赴不可,为此必须抛开次要,求其主要”他还特别说明,这个方案完全是从全局利益出发。“对鲁南极有利,唯华中要吃亏,特别是后方冬衣(均在曹甸以东地区)有损失可能”中共中央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于10月13日发电报给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明确指示:“你们仍照过去决定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八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开展局面,对淮海本身,对鲁南,对苏中,对配合刘邓均好,对将来出大别山转入外线作战(几个月之后)亦有利。”
陈毅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后,提出了山野、华野全军入鲁主张。他在10月13日发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目前行动以迅速出击鲁南为宜。在淮北,敌有准备,工事坚固,敌渡河有困难,战场不好。在鲁南,战场好,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对于这场有关战略出击方向和出击时机的争论,中共中央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10月14日8时至9时,1个小时之内,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两份电报,一份发给陈毅,一份发给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
中央军委给陈毅的电报说:“现在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作战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曾等会商,亦以渡运河作战列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电又不相同?如按元亥电实行,你与张、邓、粟、谭诸同志间关系是否将生影响?请对各方利害分析再告。”
19
中央军委给张、邓、粟、谭的电报说:“陈军长元亥电仍主张山野、华野全军去鲁南,你们意见如何?速告。你们觉得全军去鲁南歼敌把握如何?如确有歼敌把握,自以去鲁南打较在淮海打为有利。因鲁南敌歼灭后,即可出陇海、淮泗,对华中局面并非不利,问题是歼敌究以在何地为宜。”
粟裕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后,认真分析在淮海作战和在鲁南作战的利弊得失。他认为,从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要求来看,把鲁南作为诱敌深入的底线固然比淮海好。但是,从战局发展趋势来看,也存在四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第一,蒋介石军队当前的进攻重点在华中,如果我全军立刻入鲁,敌人的进攻重点也将由华中转入山东,华中将过早地丧失,对于我长期作战不利;第二,两淮失守后,敌人已对我军形成半包围态势,如果不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下一步作战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第三,我军撤出两淮,在群众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动,如果不打一个胜仗就全军入鲁,对民心、军心不利;第四,为在苏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也需要主力部队再打一个胜仗。因此,全军入鲁前,应当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好仗。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商谈,陈毅与华中分局诸同志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暂缓去鲁南,而首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好仗。10月15日,陈毅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将商谈结果报告中共中央,当天就收到中共中央的复电。中共中央的复电指出:“决心在淮北打仗,甚慰。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2至3个月内歼薛岳7至10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一场关于战略出击方向和指挥体制的讨论,在中共中央的直接指导下,终于尘埃落定。
中共中央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组织决定: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副司令员以战役指挥权。这不仅在当时各战略区、各野战军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外军事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陈毅和华中分局诸同志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和组织决定统一行动,山野、华野主力集结于沭阳、宿迁两侧,待机击破东犯之敌。10月18日,陈毅、粟裕、谭震林联名将上述部署报告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军委第二天复电指出:“部署很好,望坚决执行”。从此以后,粟裕就担负起合并后的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以及后来正式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