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前的队伍里,流传着一对母女争运军粮的故事。母亲婆家姓许,娘家姓蒋,因为家里没有识字的人,始终也没有起个名字。丈夫在一次日寇扫荡中因掩护乡亲们转移饮弹牺牲,她只有一个闺女叫红芳,这年才16岁。听说保卫涟水需要运送粮草物资,母亲去找村干部,要求为部队运军粮,村干部见她已上了一把年纪,没应承。她死活不依,又去找乡干部,说:“这些人真是门缝里瞧扁了人,年岁大点怕什么?佘太君百岁挂帅,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我虽不能跟这些人相比,但背几十斤粮食,身子骨还挺得住。”红芳听说妈妈要去送军粮,也找到乡干部苦苦哀求:“还是让我去吧!刘胡兰不也十几岁吗?她为受苦人做了那么多好事,最后牺牲了。现在,新四军来为我们保家保田,打仗总得要吃饭,我背上几十斤,也算是为保卫涟城尽点力呀!答应我,让我去吧!”母女俩的行动感动了乡干部,决定让她们母女俩去一个,究竟谁去,让她们自己协商。母女俩回到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母亲说: “我的好闺女呀,你就听妈一句劝,你还小,嫩骨嫩笋的,比不上妈妈老腿老胳膊,来回六、七十里,背上几十斤,路上要是扛不动会让人家笑话的。红芳知道说不过妈妈,表面上答应了她,却背着妈妈暗地里悄悄做着走的准备。
出发那天,红芳第一个来到粮仓,对会计说:“二虎大叔,给我称70斤。”会计笑了,说:“规定每人50斤,你妈能背动70斤?” “是这样的,二虎叔,不是背,我妈从我舅舅家借来一头毛驴,是用驴驮的。”会计相信了,过了秤。红芳在一个口袋里装了一多半,剩下的倒进另一个口袋,然后,急急忙忙地把那个大粮袋背回家,对妈妈说:“运粮的都在村南头集合啦!你还不快去!”妈妈一听信以为真,就着了急,带上干粮,背起粮袋就往村南走。妈妈前脚走,红芳锁上门,到粮仓背上那个小粮袋,从村北绕着走,直往村西的大道急奔。红芳的母亲走出不远,遇上了村干部,问她:“你到哪里去?” “到村南去集合啊。” “不对,是在村西集合。快走吧!”
队伍出发了。红芳的母亲远远就看见一个小孩子背着半口袋粮食在前面蹒跚地走着,不一会,她就追上了她,一看是红芳,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丫头,妈不是跟你说好,让你呆在家里看门,你怎么又跑出来了。”红芳调皮地一笑说:“我不蒙你,你能放我出来吗?还不知怎么哄我哩!” “死丫头,人小鬼大,妈倒让你蒙住了。”俗话说:路远无轻担啦。红芳背的虽然只有二十几斤重,但她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开始走还不当一回事,可越走就越觉得身上沉重,脚步也迈得越来越小,脚底板上磨起了大泡。妈妈看见女儿这副模样,心疼得不得了,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躲在她的胳肢窝里过日子,风不吹头,雨不打脸,多会吃过这等苦头。可这孩子就是任性,怎么就说不住她。妈妈要帮她分担点肩上的重量,红芳望着妈妈和众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我一点也不累,不信我和你们比比看,看谁走得快。”说完,她就忍着剧痛,竟跑了起来,她的小聪明没有瞒住村干部的眼睛,村长上前就把她肩膀上的粮食夺下来,要匀到众人的肩上。红芳一见急了,死死地拽住口袋说:“这可不行,我已走下一段路了,再有一半路就到了县城,我非坚持到底不可!”妈妈一见心软了,反过来又替她求情,说:“这丫头就是犟脾气,也走下这么远了,别让她回去了,不然,她的心里会难受的,就把她的粮食匀一点给我,让她背到底。”大伙儿见这一对母女争着支前,都从心里对她们产生敬意。
站在城南一棵两人不能合抱的银杏树下,李士怀同涟水县委书记龙光瀛,县长陈亚昌和涟东县委书记胡启奎,县长王齐芳聊得正欢,对地方上的各项支前工作报以感激。自从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座县城的上空那天起,地方上的支前工作就在县委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保家保国,保卫胜利果实。”和“一切服从前线,一切为了前线。”口号的鼓舞下,到处是奔跑忙碌的身影,到处是骡马引颈长嘶。老百姓砸锅卖铁忙支前,满怀希望能将七十四师打垮,守住自己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