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司令员越说越起劲。他详细分析了敌我情况后说:“别看涟水是个弹丸之地,它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涟水这个战略要地,双方都投入重兵,鏖战一个多月,最后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宋朝名将韩自忠夫妇和金兀术在涟水激战多日,双方拉锯式地反复争夺,只杀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最终涟水陷落,加速了宋朝灭亡的进程。但是,涟水地域狭窄,要抵御敌人四个旅的进攻,我们又不能一下子投入过多的兵力。投入过多的兵力不但施展不开,反而陷我于被动,况且,敌人的主攻方向不明,就更难以把握。因此,我们的作战原则是:采取轮番守备,进行交替作战。由第11纵队第15团先把县城守起来,皮定均第13旅驻守牛皮一带,监视王营方向敌人的动静;11纵的另三个团驻守茭菱,监视敌192旅和57旅;10纵和淮南6旅在淮安地区的顺河集、谢家荡一带阻击敌人,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九纵驻守大顺集和徐集一线,如敌人从茭菱突破废黄河,则迅速出击,将敌人压到废黄河南岸去;1师和6师仍驻守在沭阳六塘河一线,一旦涟水有事,就星夜驰援。”
粟裕司令员的话音刚落,参谋长刘先胜便就各部队的出击时间、界限划分作了补充说明。会议结束,10纵司令员谢祥军和淮南6旅旅长陈先庆率领各自的部队,按照命令,连夜隐蔽地向顺河集和谢家荡挺进,部署对敌人的阻击任务。黎明时分,谢祥军司令员和陈先庆旅长已分别出现在指定位置,带着各自的作战参谋勘察地形,划分各团的阻击位置,做好阻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涟水原为淮河入海口,在交通、经济、军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史书称之为“直非淮扬之襟喉,亦是齐鲁之门户“。全城周长15华里,南北二里二,东西三里七,城基深及三米,每隔一米都有一棵梅花桩,城墙用石灰和糯米汁浇灌砌成,坚不可摧。城墙上有1604垛墙垛,洞开朝阳、迎和等四门,四门之中,有三道城门开在城墙正中,唯独东门开在东南。据说,当时的县太爷是一个心术不正的贪官,又迷信风水,他听信风水先生的谗言,说如果东门开于正中,那么,涟水城东一带就要出三斗三升菜子官。县官听罢,在心里仔细地琢磨开来,三斗三升,不对呀,如果出了这么多的菜子官,我这点花花肠子能遮得住那一捧眼珠子吗,怕是早就让他们给看穿了,那我这官儿还怎么当,还能财源广进吗?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当官不发财,那我千里迢迢地跑到涟水来干什么,图这里的水养人哪?呸!怕是喝冷水还塞牙哩。不行,不行,这东门万万不可朝东开,开了,那以后的麻烦可就大了。于是,就闹出了东城门开在东南的一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