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的认识不断飞跃,说明任何人的思想修养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改造才能完成的。周恩来同志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至理名言,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不管是谁都得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提高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处理好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适应关系。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并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下才能不断进步。建军这样根红苗正的红军子弟也不例外他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长期从事民政工作特别是救灾扶贫工作,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困难群众、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并不断地从中受到教育。例如,他在《一件小事》和《不要忘记他们》这些偶然遇到的小事中去思考一些做人的问题,正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并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坐标。说明这位曾经的高干子弟现在已经和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也说明人生处处皆学问,人人都要从生活中遇到的类似小事中感悟做人的真谛。
建军同志的“一个红军后代的情感路”,其实也是普通人的成长路,是他们这一代人共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路程。他们经历了度荒、动乱、下乡、参军、进厂和改革开放这些年代。应该说在奋斗的道路上酸甜苦辣都品尝到了。俗话讲,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读建军同志那一篇篇写自己成长和生活经历的文章总能让人感到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尽管他在事业的奋斗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象他自嘲的那样,不太会“来事”,不太会“当官”,顶多算个“业余”什么的。但他活得率真,内心总是阳光灿烂、积极向上。这也正是我特别欣赏和赞许的地方。人生好比战场,唯有修炼好品格、调整好心态,才能战胜自我,去争取事业和生活上的光明前途。建军的《墓志铭》写得十分精彩,我就以它作为序言的结尾吧。
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显得充实富有, 即便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也决不做苟安一时的懦弱者。 活着—一在追求与奉献中顽强打拼, 死了—一留一种精神做后人的楷模。
这首小诗,即是他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又是他后半生的豪迈誓言。我相信;他是不会辜负老红军、老八路的父母和先辈们的希望的。
小注:作者石坚原为天津市人大副主任,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老八路。
作者简介:姜建军(笔名将军55)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军转干部、天津市民政局正处退休、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宣讲团副团长、《中红网》《大院子女》专栏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