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天,盛志宏奉命调回三师敌工部,参加开辟海上交通线的工作,化名谭少卿。他和战友们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发动海上渔民,成立海上武装,打通海上路线,同时还在海上等地以各种名义开办店铺,构成了密如蛛网的地下交通站。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引起日寇的极大恐慌和仇视。1941年7月,日军出动1万7千余人,装甲车、汽艇百余艘,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对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妄图消灭我华中局和军部首脑机关,摧毁我苏北根据地。军部决定保卫盐城,击退敌人的进攻,并直接指挥三师第7、8祣等部对日军作战。后来盐城失守,主力部队利用河网港汊对敌阻击、伏击,转入敌伪则后打击敌人。
区委书记杨青年带领区中对和民兵,配合解振华县大队,把日伪军一部吸引到阜宁农村,开展游击战,把敌人拖垮、打烂。开始,敌人扫荡时利用水网地区交通便利的条件,用大批的汽艇横冲直闯奔袭我军。解振华、杨青年总结经验教训,发动群众拆毁庙宇,用拆的砖瓦土木,加上砍伐的树木,在河上筑坝,使敌人无法驻守、通行。在苏中1师积极出击、援助下,黄克诚率领3师及广大群众,转入全面反击,连续收复阜宁、东沟、建阳等城镇,使敌人顾此失彼。至8月下旬,粉碎了日寇扫荡。
此时的谭少卿,却在一次掩护旅政委转移时不幸被捕,后来经党组织营救越狱,回到党的怀抱。后来他继续战斗在隐蔽战线,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敌工站长。
1946年春,杨青年和已担任解放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谭少卿结为夫妻。同年六、七月间,他们告别了并肩战斗了五年的苏北人民,踏上了开赴山东及解放东北的征程。1947年,杨青年在大连医药公司担任科长,因积劳成疾,留下她不满周岁的女儿盛小青,殉职于工作岗位,年仅26岁。全国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解放战争后期,谭少卿改名为盛朴,随军南下江西,继续战斗在南征北战的前线!
杨青年那把心爱的小提琴传承给女儿盛小青,后来盛小青又把它捐给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那年我赴镇江采访,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目睹了那把烈士的珍贵遗物。我曾几次去革命圣地延安游历,在那里我瞻仰了宝塔山、凤凰山、延河水……当我伫立于延河畔的时候,眼前仿佛浮现着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的倩影,耳畔仿佛响起一曲曲悠扬的小提琴琴声,把我带向那青春似火激情燃烧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