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兄妹捧起抗战动员丛刊【谜样的山东】时,古朴的封面、竖版的文章、充实的抗战内容、以慷慨激昂的呐喊,唤醒人民抗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父亲陶稷农先生(笔名:克逊)于一九三八年在汉口大众出版社刊行的书,详尽从七.七事变到一九三七年底抗战的状况。
我们的父亲有如大海般坦荡广阔的胸怀,更有如惊涛骇浪般的人生。
父亲陶稷农(1915--1985曾用名 陶焕弟)于1915年腊月初八出生在济南一书香门第之家。1928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少年时代就崇尚真理,关心国事,追求进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济南一中高中部上学的父亲和管大同、左平、金实遽、王文克等同学参与去南京请愿和示威活动。1932年春参加反帝大同盟不久,学校借故开除进步学生,酿成风潮。父亲成为被国民党伪政府下令通缉的一批“肇事学生”。1935年秋考入北平师大,积极投身于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不顾反动当局的利诱和镇压,为拯救祖国的危亡,站在了运动的前列。
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发起的反分裂、反割据,要求保全中国领土完整的爱国运动。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年夏,父亲在北师大秘密参加了“中华民族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民先队是一二.九运动的延续和高潮,仅存不到三年,却为抗战做了巨大贡献,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人才。1936年10月,鉴于父亲在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表现和在民先队工作中表现出的英勇和坚定,由北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林一山和优秀党员郭庆云两位伯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师大迁往陕西城固,和几所大学合称为西北联大。父亲受西北联大地下党的委派,参与陕西“民大”招生。“民大”是抗战时期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伪装进步,招徕人才,模仿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即“抗大”),在山西建立的“民族革命大学”,简称“民大”。可能出他始料,不少进步青年就是借助他搭起的跳板,报考“民大”转途去延安。当时父亲为延安输送了一批爱国青年学生,助他们走向革命的道路。
1938年初至秋,父亲离校到武汉,参加了全国学联民先总队及中国青年协会等工作活动,为西安民先队募集基金。父亲以笔名克逊写出抗战文章《谜样的山东》及其它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