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再一次看了作为小众的俄罗斯战争电影《爆破》,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介绍的是一只俄罗斯军队以84人对战两千车臣武装,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那种“让我们的敌人见识一下真正的俄罗斯军人”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军人责任的理解,为本片增添了很多壮烈的色彩。故事的主人公们最后都没能与亲人团聚而是埋骨他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是战士,在需要的时候必须无私的付出甚至是牺牲。
有时,我常想要去探究战争的本意有时是很困难的,正义或邪恶,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开。但终于职守者总是应该获得尊重。这部俄罗斯时代拍摄的影片和苏联战争片一样,虽然并不宏大、华丽但却充满悲情、壮烈。曾经很喜欢那些史诗般的战争大片,仿佛自己如片中那些运筹帷幄、一呼百应的常胜将军一般,指挥着士气高昂的部队与凶残的敌人血拼而决战于千里之外,并对那些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战役品头论足、指点江山,过足了和平年代的军迷瘾。但是岁月蹉跎、时光荏苒,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不由自主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战争基本组成细胞的普通士兵,关注的他们的亲情冷暖、生离死别、甚至烟消云散。
曾在一本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国抗战中后期,一位记者充满激情地采访一位志愿到敌后去组织游击队的士兵说:等抗战胜利了,你有什么打算吗?士兵对抗战最终会取得胜利充满信心,但是当时他看了看远方的天空,停顿了一会说道:我想那个时候我已经死了吧,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多都会死的,至于梦想与建设国家那些应该是年轻人的事了、、、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为曾经那场战争的惨烈、也为士兵们视死如归精神所感动。在那场席卷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整个神州大地都因为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的野心而惨遭蹂躏,在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中祖国母亲饱经磨难,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们颠沛流离,而我们的士兵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民丁乡勇、来华助战友人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在今人难以想象的恶劣条件下苦苦支持、鏖战到底。也许几个月前、几天前他们还是别人的儿女、父母、甚至他们自己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1943年5月,日军20万部队发动鄂西会战。虽然到了抗战中后期,但当时的日本陆军,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之一。当面对装备简陋、训练不足中国军队的时候,他们的优势似乎更加绝对。而在中国方面,残酷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六年时间,这个国家丧失了所有的海岸线,国都被攻破被屠戮,军队屡战屡败向西一退再退,战争胜利的希望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随着大量成年人力不断遭到惨重损失,军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补充进更加年轻的士兵,他们可能只有十来岁,甚至更加年轻,越来越多的连队几乎全部由少年兵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广大西南地区的农家子弟,此前从未接触过武器,一直宁静地与家人一起生活、劳作,不曾与人争斗,更不愿伤人性命。许多普通百姓应征入伍后,仅仅接受简单的训练,便要穿着草鞋,背着老式的“汉阳造”步枪,步行几百里山路赶赴战场,对于其中的许多“士兵”而言,这将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参加战斗――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将经历伤痛、饥饿、恐惧与决死。
5月28日,日军全线进攻,进攻的方式包括飞机轰炸,炮火覆盖以及密集冲锋。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鄂西石牌要塞。几个小时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如之前的大多数战争一般向日本方向倾斜,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 日本陆军以擅长白刃战而著称,在严酷的训练之下,普通的日军士兵都拥有良好的拼刺技术。那些缺乏训练,更缺乏杀人经验的中国士兵,怎么能选择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拼刺刀呢?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因为没有选择了,也没有退路了。国家没有退路,个人也一样。《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士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茶园里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士兵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帷幕,一天以后,日军全线溃逃。
天见可怜,衣衫褴褛的士兵们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国家何其有幸,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拥有最勇敢的战士。
士兵的鲜血,就这样洒在祖国的山岗上。山岗长满青草,不知名的野花至今仍在灿然开放。
在1943年的那个午后,150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这个国家此后享有无数个不再被异族威胁与欺凌的午后,但都不似那一天,轻风吹拂,花香遍野,士兵们骤然停顿的青春正沿着江水静静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