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父亲大学毕业后,受川康特委地下党委托,李广田先生邀请,和同是地下党的方敬、陈翔鹤到四川德阳六中四分校任教员。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实际上从事地下党工作。抗战中的“天府之国”并非富庶之乡,潮湿的气候,缺吃少穿,简陋的校舍,“一杯白水辞旧岁,两碗青菜迎新年”是那时师生们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父亲一方面为抗战救国,勤恳的教书育人;一方面经过严格的组织考察和把关,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进步青年送往延安参加革命。国立六中四分校成为输送抗日力量的“红色摇篮”,甚至有人称这里是“川北小延安”。因此,父亲成为国民党当局的眼中钉,经常有特务去学校盯梢。形势严峻,为了保存革命的中坚力量,在党组织的指示安排下,父亲去了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后随叶挺将军等一行十人去皖南新四军军部入伍。1940年8月分配在宣传部工作,后调军法处,和高原、杨帆伯伯在一起做重要机密工作,随新四军转战南北,英勇抗敌。艰苦的生活环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人民军队的高度凝聚力,使儒雅、博学的父亲又平添了几分刚毅和果断。
1941年冬至1945年,经新四军军法处长杨帆伯伯的布置,父亲潜入敌占区收集情报,做地下党工作。和济南工委、泰山军分区、渤海二分区联系,不断输送情报,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直到抗战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