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既要庆祝正义的胜利,也要回味战争的苦难。只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回顾抗战历史: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1931年,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又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中华民族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面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海内外炎黄子孙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不分信仰,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和领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全民抗战的局面,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正是中国军民持久而顽强的奋战,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弘扬抗战精神:忧国忘家 捐躯济难
八年抗战是一段艰苦卓绝的民族革命史,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出来,举国上下用血肉筑起一座抵御侵略者的钢铁长城。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质和高尚追求。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前赴后继,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是为了祖国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抗战时期,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威胁义无反顾,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必胜信念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心和顽强信念。中国人民在持久抗战中顽强抗击敌人,最终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离不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圆梦民族复兴: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70年前的硝烟散尽,中华民族忘不了七七事变,忘不了淞沪会战,忘不了南京大屠杀……也忘不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
70年前的精神永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仍然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