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当代愚公 播绿太行——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吕日新创建洞阳坡森林公园记事(组图)
2017-12-07 08:47:06
作者:李新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当代愚公吕日新

吕日新(左二)与河北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

吕日新等建设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洞阳坡标志牌

洞阳坡基地上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在洞阳坡群山间建设的寓意长征路上的四座桥

寓意秋收起义的斜拉式铁索吊桥

朝阳桥

钓鱼池

官兵垴秋色

红叶坡

连翘花

南蛇藤

建设中的工人桥桥基

建设中的农民桥桥基

太行山洞阳坡远眺

    中红网北京2017年12月6日电(李新彦)在河北省石家庄西部太行山深处的井陉县洞阳坡,一块“万亩连翘生态栽培示范基地”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牌匾是由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联合树立的,建设单位是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基地负责人是吕日新。

    如今的洞阳坡,春看连翘花,满目黄金岭;秋赏黄栌叶,层林尽染红;炎夏无酷热,云雨罩山影;冬雪化阳坡,冷气凝雾凇。可谓:“千树万树摇钱树,金坡银坡洞阳坡”,相当于在这里建成了一道生态屏障和一个永续利用的植物银行。
这里,正在建设中的河北洞阳坡省级森林公园呼之欲出,虽然森林公园眼下尚未正式运营,但声名早已远播,几年来数以万计的远客近友纷纷慕名而来,争相一睹洞阳坡的风采,这又给洞阳坡村民的农家乐和土特产的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惹得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羡慕不已。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里,十六年前,那个叫做洞阳坡的小山村,竟是一个“山高路陡人不留,守着大山人发愁”的省级特困村!发生在这里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缘自一位老共产党员十几年如一日的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他的名字叫:吕日新!

    现年73岁的吕日新,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退休处级干部。早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是一名医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过十多年的医务工作,还在省、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做过十多年的卫生管理工作。他曾有一个很好的职业,端着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一名绿色志愿者,完成了从医人到医山、从官场到山场的转变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扎根太行山,乐此不疲地从事治山事业的呢?

    一次下乡扶贫机遇,立下治山富民壮志

    那是1986年,中共石家庄市委要求“党政军警民,大家来扶贫”。市里分配给卫生局的扶贫点是井陉县的红土岩村。吕日新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局党组确定由他兼管这项工作。

    从1986年到1994年,老吕几乎用尽了8年里的星期天和节假日,在专家的指导下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三年栽果树10万棵,完成了一批配套工程,红土岩村走上了林果致富之路。通过扶贫,使他了解了山民,学会了栽树,爱上了大山。1994年老吕调往省职业病防治所当所长,随之兼管的扶贫工作也就移交了。此时老吕感慨万千,写了一首叫《奋进歌》的散文诗,其中一段说:“绵水长,太行高;责任重,路途遥。八年情谊胜鱼水,种子入土根己牢。父老乡亲乃我师,净化灵魂在山坳。红旗高举为真理,奋进之歌涌春潮。自古人民创历史,金牛岭上丰碑照。”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与乡亲们结下的不解之缘,他已经魂系青山了。

    老吕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老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的理事长石山老人在河北省科委的一次会议上讲,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你们说什么是水利的命脉?人们对他绝妙的提法感到惊讶。他笑了笑说:山!山是水的命脉。吕日新沿着石老的逻辑推理下去:那山的命脉是什么?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凡有“神仙”居住之处都是山清水秀的所在,那里的树都很多。但“神仙”是没有的,只剩下林了。此话最好应改为“山不在高,有林则名”;“山不在高有林则美,山不在高有林则富”。所以,林应该是山的命脉。那什么是林的“命脉”?有两句话:一是“要想富,砍大树”,二是“山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可见,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决定着林业的兴衰,人是林业的“命脉”。什么是人的命脉?也有两句话:一是“民以食为天”,二是陈云同志讲过的“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可以认为农业是人的“命脉”。这样,水、山、林、人、农五个因素依次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命脉圈”。在这个圈内,人是主宰,山是战场,栽树是主要任务。所以,在山区,抓住了林业就抓住了主动;抓住了林业就找到了开发山区具有战略意义的切入点;抓住林业就能抓出综合效益。而抓好林业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有好林才能有好山,有好山才能有好水,有好水才能有好农,有好农人们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在山区栽树实实在在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因此,想当一名绿色志愿者的欲望曾一度使他寝食难安,欲罢不能。

    一种责任感激发着他追求绿色大业。在改革大潮和党的富民政策的影响下,广大山区的面貌和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不少人告别大山外出经商或进城打工了,人们讲实惠、顾眼前,看钱重、看德轻了。洞阳坡,还是老吕在红土岩扶贫时该村曾求助于他,才使他有机会了解到这里的一些情况。这个村有7000亩山场,200多亩耕地,昔日曾有400多人,由于经商潮的冲击,到本世纪初常居人口只剩下80人了,仅在县城做买卖者就有40多人,留在家里的人们守着大山发愁,并成了省级特困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战争年代广大山区和农村曾做出过很大贡献,我们就是依托山区和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了胜利,可现在有的山村仍然很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吕感到了身上的责任。过去自己当医生是为人治病,做卫生管理工作是为社会治病,而当绿色志愿者是为生态治病,往大里说,那责任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对于后者,认为自己有这个愿望,也有这个能力,应该抓住不放并且做好才对。几经考虑,吕日新向河北省卫生厅党组提出申请,毅然辞去省职业病防治所所长职务,于2001年春和几位绿色志愿者一起承包了洞阳坡及邻村南芦庄的万亩荒山,创建了“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

    既当愚公,又做智叟;科学治山,高效播绿

    人说,每个成功人士,都是一位苦行僧。吕日新离开省城一下子到太行山里一个偏僻小山村,住窑洞、喝山泉,这个落差着实不小,遇到的第一个字就是“苦”。这里的山高坡陡行路难,想出山得先走11里的山路才能去挤公交车。上山干活回来一身汗,没有条件洗澡不说,常常连吃饭都不能按时。他只身一人在山上时,晚上就用暖瓶泡米焖做翌日早晨的稀饭,起床后再啃一个凉馒头就上山了。一年下来,体重减了20多斤,老乡们心痛地说:“刚来时白白净净的,现在又黑又瘦,和我们一样了,要多保重啊!”老吕笑呵呵地说:“都一样才好,我们大家一起艰苦创业,能过上好日子再苦也值!”过去人们常讲“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现在老吕用上了,每当感到苦的时候,这两句话就响在他耳边,顿时就产生了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感觉,成了他心理调节的良方。

    第二是寂寞。除了干活就是和老乡打交道,剩下的就是寂寞。但是,他心里有想不完的事,脚下有走不完的路,手里有干不完的活,反而感到很充实。老吕在山上的住处,一年四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看到国旗,他便感到心中有底气,前进有方向。他最喜欢唱的歌是“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此时,好像有一支红军队伍进山了,而自己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到这里创业富民,坚守着自己的誓言和使命。这种心理的寄托,化成了胸中涌动不止的激情,且长盛不衰。

    第三就是难,整天和山、树、人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育苗、栽树、建桥、筑坝,特别是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感到自己陷入重围。这种情况下,有几位一起来的同事便以“身体不适”、“家里事多”、“资金缺乏”等理由回城不干了。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告诉他:世上无难事,重要的是难中取胜,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是彩虹;十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劝慰他:挑战与机遇同在,沉着应对,困难就会转化为机遇。事实也正是如此,每当克服一次困难便能前进一大步。一伙年轻人事后告诉老吕:他们最怕的是他也放弃;一位老奶奶则从庙里求了一个护身符,执意让老吕戴上;一位80多岁的村支部老书记多次鼓励他:“你是硬骨头,万能机。要是换上一般人,恐怕早就跑了几次了!”

    吕日新他们在山上的作用,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当地山民一道去开创治山的大业,而不仅仅是多了几个劳动力。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估计几年之后基本上“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变化不会太快。老吕说:古代愚公是移山,当代愚公就要治山、绿山。我们既要当愚公,艰苦奋斗,又要做“智叟”,用智慧巧干治山、绿山,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依靠科技治山、绿山,依靠科技创造效益。井陉县洞阳坡全部是岗坡山地,干旱、贫瘠,选对树种,适地适树是关键。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中心主任、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谢晓亮博士帮助下,规划确立了以木本药材连翘为主栽树种的规划,建设万亩连翘谷。连翘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在太行山野生分布较多,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适宜在洞阳坡的岗坡山地种植,只是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基本都是野生,很少有人种植,依靠科技提高效益成为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在专家的指导下,洞阳坡建立了连翘生态栽培模式和野生抚育技术,其中连翘修剪技术、授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连翘产量低的难题;“三不管理”的仿野生栽培技术确保了连翘质量,“三不管理”指的是:不打农药,利用连翘生长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害虫;不施用化学肥料,充分利用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不用浇水,利用连翘耐旱的特性,做好集雨鱼鳞坑,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维持连翘对水分的需求。实现了省工省力省成本,生态环境零破坏。万亩连翘栽植,营造了宏伟的植物景观色彩,实现了“漫山遍野黄花开,昔日荒山遍地金。”

    ——总结并运用“1+3”的栽树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干旱山区造林难的问题。“1”是指一条“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3”是指“容器苗”、“雨季造林”、“旱栽技术”三项措施。这样做造林快,成本低,成活率高。2001年5月1日育香椿苗,8月7日开始办班统一栽树技术要求,到9月14日10万棵香椿定植完毕。当年河北省内专家随机抽查了450个树坑,只有5个坑没有苗。进山的前5年,平均每年以20万棵的速度造林。2004年9月,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吴彬视察洞阳坡,高兴地赞扬:我们非常喜欢看到这种造林场面。2006年12月,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省内专家评审,认为洞阳坡的“1+3”的造林模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摸索出一项适应山区的索道运输技术。2001年他们育了10万棵香椿苗,因定植区域在又深又宽的八里沟阻隔的南山,村干部们替他发愁,说全村男女老幼加上毛驴都运苗,也得三个月,雨季早过了。老吕买来卷扬机、柴油机、钢丝绳,选址并组织架好了一条500米长的索道,一天可以向山上运苗过万,确保了雨季造林工程的按时完成。如今,经过不断地改进,他们运用索道可以在这万亩山场随心所欲地运送苗木、线杆、建材等,也可以将山货运下来。先后建索道30多条,至今仍留有永久性索道16条。正如荀子《劝学篇》中所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索道加技术,使人们的手长了,开发荒山就有高度和纵深。初来这里的客人只见滑车空中穿梭而看不清负载绳,往往禁不住会问:“洞阳坡的飞机飞得怎么这样低?”成了洞阳坡人的自豪和笑谈。

    ——架桥技术逐渐成熟。洞阳坡山高、谷深、沟多,交通十分不便,物资已可以通过索道“空运”,但人还得跨沟越涧,既费时又费力。受索道的启发:一条几百米的钢丝绳可以成功地将电线杆运到山上去,若是用一组钢丝绳建一座百米左右的桥,走几个人安全不会有问题。于是老吕现场勘察、选址,市场选材,于2001年国庆节前组织本村山民架好一座长140米的钢丝绳桥,取名“朝阳桥”。之后请来资深的建桥和机械动力的专家评估,认为“构思巧妙,用材合理,安全可靠”。这座桥使用至今已近16年,状态一直良好。因为有了桥,人们的腿也长了,过这座桥只需1分多钟,而从桥下翻沟至少得半个多小时,既方便了生产,又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为了看桥、过桥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此后又先后架了6座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座桥长170米,是河北省疾控中心出资由老吕他们承建的,并命名“健康桥”。受此影响,石家庄市林业局、井陉县委和县林业局、市科技局等纷纷效仿,先后出资建成“兴林桥”、“致富桥”、“科技桥”,这种现象被老吕戏称为“健康桥效应”。这七座桥中,最长的200米,最深的90米,越架越坚固越漂亮,总长度达978米。现在已建成16座,为搞好旅游,还要建几座木桥,将形成桥连山、路连桥的独具特点的交通网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中红委在京成立 红色收藏再添新军(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红色景区民情处理工作二三事
·特稿:内蒙古阿荣旗得力其尔中学开展“红歌进校园”文艺汇演活动(组图)
·特稿:“刘少奇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在确山县举行(组图)
·特稿:西汉末年名士严光为何倍受毛泽东关注
·特稿:妇女独立团——与王继凯老师商確
·特稿:沁园春·红船
·特稿:闽台抗战风云(组图)
·特稿:“中国红村网云数据平台建设”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
·特稿:七绝·摩苍古寺(组图)
·特稿: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举行年会深切缅怀新四军老战士(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当代愚公 播绿太行——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吕日
政协委员叶小文瞻仰周恩来纪念馆(组图)
管理局再次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督查(组图)
毛泽东的评价项羽是有名的英雄
上杭县旅游事业局:红色景区民情处理工作二三事
特稿:红色景区民情处理工作二三事
张富:内蒙古阿荣旗得力其尔中学开展“红歌进校园”
特稿:内蒙古阿荣旗得力其尔中学开展“红歌进校园”
王志波、张华、赵大军:“刘少奇研究述评”学术研讨
特稿:“刘少奇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在确山县举行(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