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讲气节正风俗,传教后世的严光,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关注到了,并对他的行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班学习期间,毛泽东曾留下一本《讲堂录》的读书笔记,记述了严光的事迹,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严光,字子陵,西汉末年名士,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其形貌寻访。严光被找到后,刘秀接他到京都洛阳,询以治国安民之策,邀请他一同临朝执政,给他平起平坐的权位,并授予其谏议大夫一职,严光都推辞了。据《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传》载,光武帝召见时,严光躺在光武帝的龙床上与光武帝言论天下大事,光武帝就坐在床沿上,夜晚二人同榻而眠。翌日早朝,有管天象的官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原来是二人同榻时严光不改“狂奴故态”,将腿架到光武帝肚子上所致。这当然是笑谈,却可看出光武帝对严光的“恩宠”,待之如兄弟,在封建君主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后严光终于不肯接受任何官职,归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严光觉得自己是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京都长安已不是久留之地,只得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揖别长安,踏上了东归的漫漫之路。严光的淡泊名利,为历代所推崇。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文章引《周易》语,称严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称刘秀“以贵下贱,大得民也。”而极赞“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那效果则是“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于是,满怀激情地赞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对其赞誉之高可谓无以复加了。山水融合,天人合一,把先生的品格与一生,用十六个字概括,更使严光以高风亮节名闻后世。后归故里,80岁卒于家。诏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安葬,墓在陈山(客星山)。诗有云:“助刘中兴不为官,亮洁高风山水刊。若问严光何处隐,富春江里钓鱼滩”!
熟谙历史的毛泽东,对严光有过多次评论。大家比较熟悉的源于毛泽东在一首七律中的用典。1949年3月,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近代古典诗词泰斗柳亚子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称自己欲退居家乡的分湖。诗中写道:“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意思是说:等南征的捷报传来,我便像严光隐居子陵滩一样,回到家乡分湖养老去了。不难看出,诗人不满自己目前的处境,牢骚满腹。一个月后,柳亚子收到毛泽东劝其从长计议,打消回家养老念头的和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其中:“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意思是你不要以为北京昆明湖里的水浅,在这里观鱼要比在富春江好。意思是目前在京工作的条件可能差了点,不能如你的意,但总比回去像严光那样隐居强得多吧!
毛泽东写诗,善借古喻今、抒情言志、阐明事理。伟人与诗人一唱一和,两首诗都用到了严光的典故。毛泽东以富春江对子陵滩,劝他打消回家养老的念头,寓教于典,把典故用活了。情意真挚,动之以情,平和自然,风趣幽默,毫无居高临下一副教训人的口气,艺术与思想结合得如此自然,天衣无缝,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劝告柳亚子不要像严光那样归隐起来,而应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其涵义自是悠远。
自东汉以后,世人对严光不仕光武帝之事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唐顾况《严公钓台作》有句:“严生何耿洁,托志肩夷巢,汉后虽则贵,子陵不知高。”唐•权德舆《严陵钓台下作》以严光“天子不得臣”“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风节难得,足以“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又方干《题严子陵祠》:“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李白《箜篌引》:“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句,可谓感慨系之,就唐人而言,可谓众口一词,齐声喝彩。范仲淹将其视为景仰的楷模;而朱元璋却将严光视为罪之大者,认为他只求个人安逸、不为天下苍生造福,根本无德可言;王安石则留有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的诗句,将严光隐居理解为怀才不遇后的无奈选择;也有论者将严光视为沽名钓誉之徒,如清朝有诗评严光:“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提到:光武曾游于太学,习《尚书》。严光,东汉气节之士也。光武既立,征之,不就。访之,以安车迎至。帝坐匡床请出,光卧应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当光之至也,大司徒(首相也)侯霸(光学友)迎之。光与书曰:君房足下,致位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侯以书览帝,帝曰:狂奴故态也。后世论光不出为非。不知光者,帝者之师也。受业太学时,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传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讲堂录》中还曰:“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以及“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又说:“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欠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还抄录了王夫之的话:“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又说:“帝王,一代之帝王;圣贤,百代之帝王。”
严光“富贵不能淫”的高风亮节,为历代所推崇。在毛泽东看来,严光不仕光武,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有人非议严光,认为帝召不就,是故意摆架子,是不懂得圣贤作为帝王之师,帝王之功也是圣贤之功的道理。因为严光并非一味自命清高而置天下大事于不顾,他在给侯霸的书信中,已提出以“怀仁辅义天下悦”为基调的治安之策,光武帝只要参照办理就行了。严光的作用,就是专心传教于后世,正风俗于当时。这一作用,远非办事的帝王将相所能比拟。由此可见,在青年毛泽东的心目中,严光的形象却与上述诸论颇不相同。
其一,毛泽东认为严光是一个颇具远见卓识的人。他提出过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指要领绝的治国主张。严光这话虽然是在给侯霸的信中提出来的,但实际上是写给光武帝刘秀看的。经过多年的战乱,东汉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严光提出了怀仁辅义的休养生息方略以供刘秀参鉴。应该说,刘秀是接受了他的这个意见,也认为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经过推行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最终开创了所谓光武中兴之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