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国荣,1935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温县,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委、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河南省直党委副书记等职。自幼酷爱书法,临摹中国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特别对舒同体书法艺术情有独钟,逐渐做到由形似到神似的转变。l990年,被邀请参加洛阳市首届书法大赛,作品获奖。2006年,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书画家杂志社、中国书画艺术报社联合举办首届“盛世中华”书画大赛,作品荣获二等奖,被推选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写路条 让他喜欢上了书法
小时候,尽管家境贫寒,家人还是千方百计让他入学读书。当时学校很重视毛笔字的练习,神奇的中国方块字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每天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临摹字帖的作业,成绩名列前茅,屡屡受到老师的表扬。1946年家乡解放,为了巩固革命成果,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村民外出时都要带上由村农会开据的路条。由于本家哥哥当选为村农会主席,而他又不识字,便把写路条的任务交给了年仅十来岁的弟弟,喜欢写毛笔字的郜国荣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看到大人们拿着他写的路条出村办事,有的还夸奖他几句时,一种成就感涌向心头,练字的兴致更高了。慢慢地,由单纯模仿到离开字帖,并开始注意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从此,他喜欢上了书法艺术。
■ 敬录周总理新词
写字 给了他工作的机会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人才。1951年,郜国荣初中刚毕业,县粮食局招收工作人员,除了要求出身好、历史清白、会记帐算帐等条件外,还要求字写得清楚工整。郜国荣完全符合要求,顺利地成了粮食局的工作人员。接着,党组织又送他到平原省干部学校参加培训,毕业后,被分配到引黄灌溉济卫(河)工程处任仓库保管兼记帐员。这个工程是毛主席批准的重要水利项目,他内心十分激动,决心干好工作,为毛主席争光,不到一年,就加入了青年团。1953年,郜国荣因政治可靠、字写得又好,经工程处推荐,调到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委会)监察室负责抄写文件、文告一类的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努力,一年后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 “怀念开国主席毛泽东全国书画邀请赛”获奖作品
练书法,逆境中解除忧愁
人不可能总一帆风顺。24岁那年,郜国荣遇到人生第一个坎坷。
1958年夏天,黄委会选送他到河南省委党校学习,学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人民公社的基层干部。学习中,大家联系实际,揭露了所在地区农村出现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等不正之风,使郜国荣感触颇深。学习结业回到机关,在一次党的生活会上,他讲述了在党校听到的一些农村不正之风的情况,并批评了《河南日报》刚发表不久的两篇社论:《跃进的哲学,哲学的跃进》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认为这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论调。到了1959年“反右倾”时,有人把这次发言揭发出来,在党的会议上公开批判,说这是“右倾”、“反党”言论,于是,郜国荣被停止了工作,下放到黄委会下属的一个农场劳动。农场位于黄河滩上,生活条件很差,农活又苦又累,再加上他思想苦闷,一度情绪十分低落,但一想到自己说的话是实事求是的,没有对不起党和毛主席的地方,心里就踏实下来。这时候,又想起自己喜爱的书法来。没有纸和笔,只好就地取材,在黄河滩的沙地上练起字来。偶尔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好看的字体,就用手指在大腿上默画,将字的结构、特点、笔法深深印在脑海,然后在沙滩上不断练习,久而久之,他的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1962年,随着河南“五风”问题的解决,郜国荣也得到平反,回到黄委会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结合为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委。一天,纪登奎看了他的档案,对他说:“你不得了啊,敢批评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河南日报》那两篇社论是吴芝圃写的,毛主席曾批评吴芝圃是死官僚。你提的意见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
“文革”中 他的字派上了用场
大字报是广大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有的人因写大字报喜欢上了书法,也有的人书法功夫得到进一步提高。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在抄写大字报中使书法艺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郜国荣的书法在文革中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